首页 > 古诗词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_乾隆 | 清代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再题苏轼书金刚经原文

四句三乘大义兼,福因漫拟窟中潜。

诵经食肉夫何碍,饶舌重看宋景濂。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诗词问答

问:再题苏轼书金刚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再题苏轼书金刚经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再题苏轼书金刚经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参考注释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四句

(1).指近体诗中的绝句。因一首四句,故称。 唐 韩愈 《酬马侍郎寄酒》诗:“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秋到无诗酒,其如月色何!”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六:“君知早落坐先开,莫著新诗四句催。”

(2).指佛经中的偈。因四句合为一偈,故称。 唐 胡伯崇 《赠释空海歌》:“説四句,演毘尼,凡夫听者尽归依。”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三乘

三乘车。每乘四马。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郑玄 注:“此盖 殷 制也。”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大义

(1) 代表正义的道理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深明大义

(2) 夫妇之义,谓婚姻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文章、论著或理论的精要之处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食肉

吃肉;以肉作食物

食肉动物

[再题苏轼书金刚经]饶舌

滔滔不绝多嘴多舌地、毫无效果地讲话

王趣驾参礼,行修默然,但云:[延寿饶舌。]——《吴越备史》

,

  • 【山东巡抚惠龄奏报二麦收成九分诗以志慰】_乾隆 | 清代
  • 【山东巡抚惠龄奏报二麦收成九分诗以志慰】_乾隆 | 清代 >> 【山东巡抚惠龄奏报二麦收成九分诗以志慰】_乾隆 | 清代...

  • 【台麓寺】_乾隆 | 清代
  • 【台麓寺】_乾隆 | 清代 >> 【台麓寺】_乾隆 | 清代...

  • 【万寿山即事·其一】_乾隆 | 清代
  • 【万寿山即事·其一】_乾隆 | 清代 >> 【万寿山即事·其一】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