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原文
乘舆行岂乏前旌,介胄将军合出迎。
祗以不虞誉过美,至今犹说亚夫城。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诗词问答
问:《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参考注释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乘舆
(1) 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2) 借指帝王
迎乘舆,公之职也
(3) 泛指车马
特听乘舆到坐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前旌
(1).帝王官吏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行漏抱刻,前旌载鳶。”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诗:“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清 吴敏树 《己未上曾侍郎书》:“ 敏树 於湖上瞻望前旌有日矣。”
(2).借指前军,前线。 唐 刘长卿 《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侍御以州邻寇贼复有水火迫于征税诗以见喻》:“不敢 淮南 卧,来趋 汉 将营。受辞瞻左鉞,扶疾往前旌。”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介胄
(1).铠甲和头盔。《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介胄生蟣蝨,民无所告愬。”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张援襄》:“有浮尸遡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水浒传》第八十回:“不知詔意如何,未敢去其介胄。”
(2).披甲戴盔。《管子·小匡》:“介胄执枹,立於军门。” 汉 贾谊 《新书·解县》:“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新唐书·来济传》:“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副净扮 高杰 ,末扮 黄得功 ……俱介胄上。”
(3).甲冑之士。指武士。《陈书·鲁广达传》:“爪牙背义,介胄无良。” 明 何景明 《点兵行》:“富豪输钱脱籍伍,贫者驱之充介胄。”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登堂来万民,下及介胄属。”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出迎
出去迎接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以不
见“ 以否 ”。
[河间道中咏古·其四·亚夫城]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乾隆,亚夫城,河间道中咏古,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