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好事近】_刘秉忠 | 元代

【好事近】作者:刘秉忠 朝代:元代

[好事近]好事近原文

桃李尽飘零,风雨更休怀恶。
细把牡丹遮护,怕因循吹落。
平芜望断更青山,楼外数峰削。
野鸟不知归处,把行云随着。

[好事近]诗词问答

问:好事近的作者是谁?答:刘秉忠
问:好事近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好事近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秉忠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秉忠

[好事近]刘秉忠好事近 书法图

【好事近】_刘秉忠 | 元代
好事近书法作品

[好事近]参考注释

[好事近]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好事近]飘零

(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好事近]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好事近]更休

轮番休耕;轮番休息。 宋 苏轼 《杂说》:“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 宋 陈亮 《酌古论四·李靖》:“节制之兵:其法繁,其行密;隅落鉤连,曲折相对;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前者鬭,后者息力;后者进,前者更休。”《金史·宣宗纪中》:“壬午,遣近侍四人巡视筑城丁夫,时其饮食,听其更休。”

[好事近]怀恶

心怀 * 。《公羊传·昭公十一年》:“怀恶而讨不义,君子不为也。”《周书·武帝纪下》:“而彼怀恶不悛,寻事侵軼。”

[好事近]牡丹

(1) 芍药属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杂交品种,因花美丽而被广泛栽培,花单瓣或重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又如:《牡丹亭》。内容写一个宦家的女儿杜丽娘,梦见书生柳梦梅同她发生恋爱,从此害相思病而死,后来又还魂同柳梦梅结为夫妻的故事。明代传奇作品,是汤显祖之代表作

[好事近]遮护

遮盖护持

在母鸡双翅的遮护下,小鸡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好事近]因循

(1) 沿袭按老办法做事

因循守旧

(2) 迟延拖拉

因循坐误

(3) 轻率;随便

苟或因循,何由体悟。——《五灯会元》

[好事近]平芜

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穷阴匝海,平芜带天。”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秋来缘树復缘墙,怕共平芜一例荒。” 明 许承钦 《过李家口》诗:“枣香来野径,麦秀满平芜。” 清 龚自珍 《最录中论》:“平芜生之,灌木丛之,剔而薙之,乃覿瑶草。” 郭沫若 《蜀道奇》诗:“海水倾泄出平芜,土壤膏腴成天府。”

[好事近]望断

遥望直至看不见

望断南飞雁

[好事近]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好事近]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好事近]归处

归依。《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郑玄 笺:“归,依归。”

归依之处。 唐 白居易 《重题》诗之三:“心泰身寧是归处,故乡何独在 长安 !”

[好事近]行云

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好事近]随着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所依赖的条件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必将带来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

【好事近】_刘秉忠 | 元代
  • 【纸帐梅】_释明本 | 元代
  • 【纸帐梅】_释明本 | 元代 >> 【纸帐梅】_释明本 | 元代...

    【好事近】_刘秉忠 | 元代
  • 【姚江对月有怀仲远徵君】_张克问 | 元代
  • 【姚江对月有怀仲远徵君】_张克问 | 元代 >> 【姚江对月有怀仲远徵君】_张克问 | 元代...

    【好事近】_刘秉忠 | 元代
  • 【柏山园亭宴集得乐字】_张师曾 | 元代
  • 【柏山园亭宴集得乐字】_张师曾 | 元代 >> 【柏山园亭宴集得乐字】_张师曾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