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作者:汪坦 朝代:明代
[短歌行]短歌行原文
甘言为疾苦言药,促膝就耳姿绰约。
言才逆耳心不乐,胡不甘言恣欢谑。
顷刻垂杨生左肘,盼睐何人为奔走。
平生不识夷门叟,白发人前向人剖。
短歌行,莫垂手。
[短歌行]诗词问答
问:短歌行的作者是谁?答:汪坦
问:短歌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汪坦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坦
[短歌行]注释
1.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
[短歌行]参考注释
[短歌行]甘言
好听的话。《国语·晋语一》:“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史记·商君列传》:“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林甫 尝以甘言诱人之过,譖於上前,时人皆言 林甫 甘言如蜜。” 清 黄遵宪 《纪事》诗:“众人耳目外,重以甘言诱。”
[短歌行]苦言
(1).诤言,逆耳之言。《史记·商君列传》:“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晋书·刘颂传》:“垂听逆耳,甘纳苦言者,济世之君也。” 宋 苏轼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苦言如药石,瞑眩终见思。”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冈氏 距 明治 维新后不久,还有改革的英气,所以他的日记里常有好意的苦言。”
(2).凄切的言词。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心动於和声,情感於苦言。”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悲情临川结,苦言随风吟。” 南朝 宋 王徽 《杂诗》:“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
[短歌行]促膝
膝盖对着膝盖,指相对近坐
促膝之狭坐,交杯觞于咫尺。——《抱朴子·疾谬》
促膝谈心
[短歌行]绰约
同[绰约]
[短歌行]逆耳
听起来使人不悦和不能接受
我们要学会听逆耳之言
[短歌行]胡不
何不。《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汉书·韦贤传》:“黄髮不近,胡不时监?”
[短歌行]欢谑
欢乐戏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怨怒之情不一,欢謔之言无方。”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儻不忍辛勤,何由恣欢謔。” 清 纳兰性德 《东风齐著力》词:“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謔,到底总无聊。” 陈毅 《间关抵延值花朝林老六旬大庆》诗:“联帅举杯多欢謔,祝公三度上 天台 。”
[短歌行]顷刻
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菀枯顷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顷刻两毙。——《聊斋志异·狼三则》
一阵风过,江面上顷刻间掀起了巨浪
[短歌行]垂杨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短歌行]盼睐
亦作“盻睞”。1.观看;顾盼。《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盼睞以适意,引领遥相睎。”一本作“ 眄睞 ”。 唐 柳宗元 《与李睦州论服气书》:“既言,皆沮然盻睞。”《英烈传》第四七回:“﹝ 常遇春 ﹞可惜只为王事在身,无心盼睞烟光景色。” 王闿运 《赠衡阳彭公七十有五行状》:“岐嶷颖悟,盼睞有威。”
(2).眷顾;垂青。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一:“先是 李都 、 崔雍 、 孙瑝 、 郑嵎 四君子,蒙其盼睞者,因是进昇。”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你小姐青琐仙姝,过蒙盼睞;小娘子兰裾瞥顾,玉趾枉临。”
[短歌行]人为
(1) 人造成
一种人为的装饰品
(2) 人去干、做
事在人为
[短歌行]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短歌行]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短歌行]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短歌行]夷门
战囯时魏囯都城大梁的东门
夷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夷门侯生。
行过夷门。
夷门抱关者。
[短歌行]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短歌行]前向
见“ 前向 ”。
(1).亦作“ 前乡 ”。朝着前面。《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长安 女子有生儿,两头异颈俱相乡,四臂共匈(胸)俱前乡。”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腹下欲平,有‘八’字;腹下毛,欲前向。”
(2).亦作“ 前项 ”、“ 前嚮 ”。前些天,前些时候。《水浒传》第二六回:“士兵道:‘都头恁地忘了?前项他也曾来与都头作庆,他家只在 狮子街 巷内住。’”《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十来个学生,都只有十一二岁,半月里不见了三个……那人搜了一搜,他的儿子的衣裳鞋袜,并前嚮不见的那三四个的衣裳,都尽数搜出。” 丁玲 《母亲》三:“前向还有人到县里讲,说四处有人想 * 。”
[短歌行]短歌行
《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乐曲名,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短歌行》 宋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 王僧虔 《技録》云:‘《短歌行》“仰瞻”一曲, 魏 氏遗令,使节朔奏乐。 魏文 製此辞,自抚筝和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短歌行》 宋 郭茂倩 题解引 唐 吴兢 《乐府解题》:“《短歌行》, 魏武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晋 陆机 ‘置酒当堂,悲歌临觴’,皆言当及时为乐也。”
[短歌行]垂手
手下垂。表示恭敬
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韩愈《泷吏》
明代,汪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