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原文
巡方本以为民生,水旱宁无致缓征。
怜彼黔黎亲切意,益兹历揽恫鳏情。
或经或否分遥近,曰四曰三别重轻。
晓布春云旋复散,悯哉焦土麦抽萌。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诗词问答
问:《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七
2. 去声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参考注释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方本
指记载医方的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这些病何时可?待医来却又无箇方本。”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民生
民众的生计
国计民生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水旱
(1) 水涝和干旱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水陆
水旱交界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缓征
暂停征收;缓期征集
灾区缓征公粮两年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黔黎
百姓
愿黔黎其谁听,惟请死而获可。——潘岳《西征赋》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亲切
(1) 形容人态度亲爱和善
态度亲切
(2) 亲密;亲近
(3) 热情关切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恫鳏
见“ 恫瘝 ”。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三别
指 唐 杜甫 的著名诗作《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冯文炳 《杜甫写典型》:“就人物个性説,《前出塞》、《后出塞》比起‘三别’来,更写得深刻--更有性格的典型意义。”参见“ 三吏 ”。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重轻
(1).谓加重刑于轻罪。《商君书·去强》:“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2).指重与轻、高与下。 汉 贾谊 《新书·六术》:“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辞》:“其为辞章可道,耻出较重轻,漠然自如。”
(3).谓品题、评论。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东坡公 元祐 时既登禁林,以高才狎侮诸公卿,率有标目殆徧也,独於 司马温公 不敢有所重轻。”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如鄙不肖,曷足为公重轻。”
(4).指对全局有重大影响;关系全局的重要因素。《新唐书·裴度传》:“其威誉德业比 郭汾阳 ,而用不用常为天下重轻。” 宋 欧阳修 《乞出第一札子》:“盖以执政之臣,天下之所瞻望,朝廷以为重轻。” 清 钱谦益 《送张处士思任赴辽东参谋序》:“ 剧孟 , 雒阳 博徒耳, 吴 、 楚 之际, 亚夫 得之如一敌国。 张元 、 吴昊 之徒,曳石署书,以撼中国,而卒弃之为 西夏 用。布衣处士之能为人国重轻何如也?”
(5).犹重视;重要。《东周列国志》第三三回:“ 孝公 曰:‘有 楚 不必有 齐 。寡人流离万死之餘,幸社稷不陨,得从末歃为荣,何足重轻,而褻此简牘为耶?’” 郭沫若 《战声集·诗歌国防》:“我们这民族如是比 马雅 人还要劣等,那就让他死尽也无多大的重轻,然而这民族却是世界上的选民。”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春云
春天的云。喻女子的美发。 元 徐再思 《梧叶儿·春思》曲:“鸦鬢春云嚲,象梳秋月敧,鸞镜晓粧迟。”《花月痕》第七回:“春云低掠两鸦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旋复
回转,回还。 汉 傅毅 《迪志诗》:“日月逾迈,岂云旋復。”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顾旋復之无轨,长自弃於遐滨。”
[分别蠲免直隶历年缓征钱粮诗以志事]焦土
烈火烧焦的土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 杜牧《阿房宫赋》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