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素堂】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素堂]咏素堂原文
山顶畅遥望,山坳惬谧思。
降因陟而得,静胜动应知。
绘事四邻具,诗言三字宜。
既然仍点笔,合致自为嗤。
[咏素堂]诗词问答
问:咏素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素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咏素堂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咏素堂]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八
[咏素堂]参考注释
[咏素堂]山顶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态可分为平顶、圆顶、尖顶(又称山峰),在地形图上一般比较主要的山顶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线
[咏素堂]遥望
向远处看;看远方
遥望山头的苍松
[咏素堂]山坳
通常指在跨越分水岭山脉高处的要隘;山间平地
几处炊烟,在山坳里徐徐飘荡
[咏素堂]静胜
谓以静取胜。 唐 羊士谔 《林馆避暑》诗:“静胜朝还暮,幽观白已玄。” 宋 王禹偁 《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唯宜静胜守封疆,不乐穷兵用戈甲。” 宋 陆游 《寄陈鲁山》诗:“愿公思此宽羈旅,静胜炎曦岂易侵。”
[咏素堂]绘事
(1) 绘画之事
(2) 图画
[咏素堂]四邻
周围的邻居;左邻右舍
街坊四邻
[咏素堂]三字
(1).指古字、篆、隶三种字体。《北史·刘芳传》:“昔 汉 世造三字石经於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
(2).知制诰的别称。 宋 陈师道 《何郎中出示黄公草书》诗:“一官早要称三字,二鬢何须着两毛。”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知制誥’为‘三字’。”
(3).指“莫须有”三字。 清 赵翼 《岳祠铜爵》诗:“狱冤虽已昭三字,家祭终非告两 河 。”参见“ 三字狱 ”。
[咏素堂]既然
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
既然他已经好些,他就可以回学校去了
[咏素堂]点笔
犹染翰。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三:“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宋 苏轼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忆昔江湖一钓舟,无数云山供点笔。” 清 钮琇 《觚賸·汤素畹》:“画軫文楸,藉以永日,偶尔点笔,輒亦悲艳。”
[咏素堂]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