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作者:洪皓 朝代:宋代
[重九]重九原文
马鞍山会异龙山,暮节登高作等闲,不逐沲人存静观,唯依达士叩玄关。
箭穿化鹤君何在,书寄宾鸿使未还。
引领庭闱方寸乱,倚松对菊涕潸潸。
[重九]诗词问答
问:重九的作者是谁?答:洪皓
问:重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皓的名句有哪些?答:洪皓
[重九]参考注释
[重九]马鞍
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形状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
[重九]山会
方言。犹庙会。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那些孩子们可喜坏了,象是赶山会过佳节一样,互相追逐、叫骂。”
[重九]暮节
(1).指重阳节。《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 刘良 注:“良辰谓九月九日。” 唐 薛稷 《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诗:“暮节乘原野,宣游倚崖壁。” 唐 司空图 《重阳》诗:“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2).农历十二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暮节。”
(3).晚年。《新唐书·白居易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 香山居士 。” 宋 梅尧臣 《元日》诗:“行歌乐暮节,薪菽甘自刈。”
[重九]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重九]等闲
(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重九]静观
冷静地分析观察
冷眼静观
[重九]达士
明智达理之士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吕氏春秋·知分》
[重九]玄关
住宅的正门
一打开玄关,随即迎上来太太的脸
[重九]化鹤
成仙;人死亡的隐语
丁令威学道,后化鹤归 辽。——《搜神后记》
[重九]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重九]宾鸿
亦作“賔鸿”。1.即鸿雁。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赋》:“闻宾鸿之夜飞,想过 沛 而霑衣。”《水浒传》第一一○回:“我想宾鸿避暑寒,离了 天山 ,衔芦度关,趁 江 南地暖,求食稻粱,初春方回。”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悽悽候虫鸣,嚦嚦賔鸿惊。”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洲聚雁图》词:“似有猿啼,更无渔唱,依稀落尽丹枫,湿云影里,点点宿宾鸿。”参见“ 宾雁 ”。
(2).喻信使或羁客。 唐 李咸用 《别所知》诗:“闰牵寒气早,何浦值宾鸿。”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暗修下诉控双亲书一封,哭啼啼盼杀宾鸿。” 清 徐永宣 《舟行即事用香山韵》:“贵人翁仲薶荒草,浮世宾鸿逐断蓬。”
[重九]引领
伸直脖子 ,形容殷切期待的样子
如有不嗜 * 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梁惠王》
武王设朝,士民皆喜;依圣治事,民皆引领。——《武王伐纣平话》
[重九]庭闱
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文选·束晳〈补亡〉诗》:“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庭闈,亲之所居。” 唐 张九龄 《酬宋使君见诒》诗:“庭闈际海曲,軺传荷天慈。” 清 刘大櫆 《少宰尹公行状》:“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训,言动皆必以礼。”因用以称父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闈?”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闈。”
[重九]方寸乱
心绪烦乱;无主张。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五》:“今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辞。”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陟彼岵兮,孰不瞻父?方寸乱矣,何以事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陆珪》:“儿方寸乱矣,敢请诸君早计之。” 清 黄遵宪 《聂将军歌》:“将军麾军方寸乱,将军部曲已云散。”
[重九]潸潸
形容流泪不止
泪潸潸不住流
瞧他泪潸潸的样子
宋代,洪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