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送丘侍御之越】作者:皇甫冉 朝代:唐代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徐州送丘侍御之越原文
时鸟催春色,离人惜岁华。
远山随拥传,芳草引还家。
北固潮当阔,西陵路稍斜。
纵令寒食过,犹有镜中花。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诗词问答
问:徐州送丘侍御之越的作者是谁?答:皇甫冉
问:徐州送丘侍御之越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徐州送丘侍御之越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皇甫冉的名句有哪些?答:皇甫冉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皇甫冉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书法图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50_93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参考注释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时鸟
应时而鸣的鸟。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凯风发而时鸟讙,微波动而水虫鸣。”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余﹞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復欢然有喜。” 晋 陆机 《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离人
(1).谓超脱人世。《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於独也。”
(2).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敬哉离人,临路悽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宋 魏夫人 《菩萨蛮》词:“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郁达夫 《过去》:“两旁店家的灯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离人的孤独的情怀。”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岁华
(1).时光,年华。 南朝 梁 沉约 《却东西门行》:“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髮。” 后蜀 毛熙震 《何满子》词:“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宋 梅尧臣 《次韵任屯田感予飞内翰旧诗》:“岁华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沉亦苦多。”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赣州城内八境台》诗:“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遒。”
(2).犹岁时。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唐 白居易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诗:“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 宋 范成大 《立秋》诗:“岁华过半休惆悵,且对西风贺立秋。”参见“ 岁时 ”。
(3).泛指草木。因其一年一枯荣,故谓。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宋 王安石 《绝句》之六:“不是春风巧,何缘有岁华。”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拥传
谓出使。因使用驿站的车马,故云。 唐 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拥传咸翘首,称觴竞比肩。” 唐 张众甫 《送李司直使吴》诗:“使臣方拥传,王事远辞家。” 明 徐熥 《送李太守擢宪滇南》诗:“ 昆明池 水静无波,拥传新从 僰 道过。”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引还
率军退回。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单于谓 陵 不可復得,便欲引还。”《后汉书·盖延传》:“与中郎将 来歙 攻 河池 ,未尅,以病引还。”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北固
山名。固,也写作“顾”。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 南朝 梁武帝 曾登此山,谓可为 京口 壮观,改曰“北顾”。参阅《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登 北 固 望海云” 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南史·临川静忠王宏传》。 元 萨都剌 《偕曹克明登北固楼》诗:“ 江南 三月万花柳, 北固山 头一回首,东风吹緑 扬子江 ,灧灧红波泻春酒。”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西陵
(1).古国名。《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居 轩辕 之丘,而娶於 西陵 之女,是为 嫘祖 。” 张守节 正义:“ 西陵 ,国名也。”
(2).陵墓名。 三国 魏武帝 陵寝。在 河南省 临漳县 西。《彰德府志·地理志二》:“ 操 且死,令施繐帐於上,朝晡,上酒及糗粮,使宫人歌吹帐中,望吾 西陵 。 西陵 即 高平陵 也,在县西南三十里,周回一百七十步,高一丈六尺。” 南朝 齐 谢朓 《铜雀台》诗:“鬱鬱 西陵 树,詎闻歌吹声。”
(3).陵墓名。 清 代帝王陵寝。在 河北省 易县 西 永宁山 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 雍正 泰陵 、 嘉庆 昌陵 、 道光 慕陵 和 光绪 崇陵 。因地在 北京 之西,总称“西陵”。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九八:“朝晡望断 西陵 路, 漳水 园林好墓田。”
(4).陵墓名。 南朝 齐 钱塘 名妓 苏小小 的墓。 唐 李贺 《苏小小墓》诗:“ 西陵 下,风吹雨。” 唐 罗隐 《江南行》:“ 西陵 路边月悄悄,油壁轻车 苏小小 。”
(5).峡名。 长江 三峡 之一。 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 江 出 西陵 ,始得平地。”参见“ 西陵峡 ”。
(6). 浙江省 萧山市 西兴镇 的古称。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 东海 横 秦望 , 西陵 遶 越臺 。”
(7).复姓。 春秋 有 西陵高 。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纵令
即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表示假设的让步,即退一步提出某种情况
纵令失败,我们也要继续试验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寒食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翽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 ,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 晋 孙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唐代,皇甫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