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感怀】作者:朱同 朝代:明代
[秋雨感怀]秋雨感怀原文
云锁干岩昼不开,揽衣小阁独徘徊。
风飘翠色纷纷下,雨送寒声阵阵来。
竹叶已空前日醉,桂花莫受晓霜催。
眼中千古兴亡事,拨向炉中铁箸灰。
[秋雨感怀]诗词问答
问:秋雨感怀的作者是谁?答:朱同
问:秋雨感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秋雨感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朱同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同
[秋雨感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雨感怀]参考注释
[秋雨感怀]揽衣
亦作“擥衣”。提起衣衫。 唐 白居易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诗:“下有白头人,擥衣中夜起。”
[秋雨感怀]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秋雨感怀]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秋雨感怀]寒声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 朱邺 《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 杨万里 《霰》诗:“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清 袁枚 《赤壁》诗:“我来不共吹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2).凄凉的声音。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一:“ 陇头 水欲絶, 陇 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秋雨感怀]阵阵
事物的起伏变化
从他们中间传出一阵阵笑声
[秋雨感怀]竹叶
(1).竹的叶子。《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元 余阙 《题<红梅翠竹图>》诗:“竹叶梅花一色春,盈盈翠袖掩丹脣。”
(2).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 荆 南乌程, 豫北 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李善 注:“ 张华 《轻薄篇》曰:‘ 苍梧 竹叶清, 宜城 九醖酒。’” 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之三:“ 吴 酒一盃春竹叶, 吴 娃双舞醉芙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着甚消磨永日?有扫愁竹叶,侍寝青奴。” 清 方文 《秋夜不寐忆吴江旧事怅然有怀》诗:“判把酒盃倾竹叶,也将人面比芙蓉。”参见“ 竹叶青 ”。
[秋雨感怀]空前
前所未有
空前的创举
[秋雨感怀]桂花
亦作“ 桂华 ”。1.树名。即木犀,也指其所开的花。《汉书·礼乐志》:“都荔遂芳,窅窊桂华。” 颜师古 注:“此言都艮薜荔俱有芬芳,桂华之形窅窊也。” 唐 许浑 《送宋处士归山》诗:“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 宋 梅尧臣 《和韩子华桂花》:“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明 王慎中 《访空同先生故宅》诗:“年年桂花发,人拟 子云 居。”
(2).指月。 北周 庾信 《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唐 韩愈 《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宋 范成大 《好事近》词:“何待桂华相照,有人人如月。”
[秋雨感怀]眼中
犹言心目中。 宋 苏轼 《予以事繫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秋雨感怀]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秋雨感怀]兴亡
兴盛与衰亡
明代,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