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原文
掌握师行抡俊豪,事无巨细一心操。
功成九仞尤应慎,志洽诸军实所褒。
探路欲因乘怠隙,攻碉直可压危挠。
我居避暑原无暑,卿效贤劳真是劳。
嘉予七言锡书扇,凯歌三捷换征袍。
勉之指日亲郊劳,紫阁铭勋崇爵叨。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诗词问答
问: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是什么体裁?答:七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注释
1. 七言排律 押豪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二
2. 阿桂奏督兵进剿巴占贼人因系近巢险隘志力抵拒官军屡攻未下兹于菑则大海山梁之西探有昆色尔喇嘛寺又西为章噶若由昆色尔将章噶佔得则菑则大海拉枯喇嘛寺均已拦截其内贼自不能踞守届时或顺山腿下至河边或涉水而西皆可绕出勒乌围之南以断其与噶喇依往来之路海兰察亲至其地审度情形统兵往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参考注释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掌握
(1) 熟知并能运用
除本国语言外,还掌握几种语言
(2) 把握;控制
掌握自己的命运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俊豪
才智杰出的人。 宋 叶适 《书<龙川集>后》:“僚友一时,志同义合,相与扶立俊豪魁特之绪,使流风餘论犹能表见于后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不韦 招英茂、聚俊豪。”《再生缘》卷八:“夫人见説稍消怒,扶起 东平 小俊豪。”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事无巨细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同“事无大小”。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九仞
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孔 传:“八尺曰仞。” 陆德明 释文:“七尺曰仞,一云八尺曰仞。”《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 赵岐 注:“軔,八尺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没地无慙,顾九仞之深可匿。” 宋 叶适 《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诗:“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 郭沫若 《谢陈代新》:“说了一句外行话,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军实
(1) 军队中的器械和粮食
堕军实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指战争中所俘获的东西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探路
探明道路
你先去探探路,我们随后就来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怠隙
懈怠的机会。《三国志·蜀志·霍峻传》:“﹝ 刘璋 ﹞攻围 峻 ,且一年,不能下。 峻 城中兵纔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鋭出击,大破之。”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危挠
亦作“ 危橈 ”。犹危乱。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审躬酌私,必跋危挠,将恐氓俗,由此方扰。”《新唐书·陆贽传》:“师一挫伤,则乘其危橈,布路东溃。”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贤劳
劳苦;劳累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真是
确实;的确
真是松了一口气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嘉予
赞许。《清史稿·兵志十二》:“ 阿桂 言 伊犁 易来 哈萨克 马渐成大羣,敕书嘉予。”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七言
(1).指七字诗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隋书·音乐志上》:“《需雅》,八曲,七言。” 清 沉復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为限,行立构思……十六对中取七言三联,五言三联。”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凡七言多上四字相连,而下三字足之。”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2).指七言诗。《汉书·东方朔传》:“ 朔 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餘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 向 所録 朔 书具是矣。”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陈书·江总传》:“好学,能属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七言起於 汉武 柏梁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不知 唐 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体工,不必再工近体也。”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凯歌
(1) 得胜时所唱的歌
为了欢呼解放,他们同声高唱凯歌
(2) 歌唱胜利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征袍
(1).出征将士穿的战袍。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明 杨基 《桂林与蒋张二指挥观兵》诗:“大字青旗写豹韜,连环金锁束征袍。”
(2).旅人穿的长衣。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緑阴红雨,征袍上染惹芳尘。”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指日
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弭节长騖,指日遄征。”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餐。” 明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急出,则客去远。闻其故,惊颜如土,大哭曰:‘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陈毅 《潜艇上留题》诗:“大哉新 中国 ,指日富且强。”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亲郊
帝王亲出郊祀。《史记·孝武本纪》:“五帝, 泰一 之佐也,宜立 泰一 而上亲郊之。”《晋书·冉闵载记》:“射声校尉 张艾 劝 閔 亲郊,以安众心, 閔 从之,讹言乃止。”《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亲郊,亲出郊祀也。”《新唐书·裴寂传》:“ 贞观 初, 太宗 亲郊,命 寂 与 长孙无忌 升金輅。”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紫阁
(1).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汉 崔琦 《七蠲》:“紫阁青臺,綺错相连。” 南朝 梁 江淹 《宋故银青光禄大夫孙夐墓铭》:“紫阁咸趋,朱轩既履。” 明 高启 《送王哲判官之上党》诗:“朝辞紫阁下,暮宿 黄河 壖。”
(2).指仙人或隐士所居。 晋 陆云 《喜霁赋》:“改 望舒 之离毕兮,曜六龙於紫阁。” 唐 张籍 《寄紫阁隐者》诗:“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
(3). 唐 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唐 元稹 《酬卢秘书》诗:“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紫阁名公,黄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书扇赐将军阿桂六韵]铭勋
铭功。《文选·张衡<东京赋>》:“铭勋彝器,歷世弥光。” 张铣 注:“彝器,鐘鼎,祖宗之器,以铭纪功勋也。”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往年修献捷之礼,今年有铭勋之请。”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