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爇心香 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原文
布施非凡,出俗因缘。
舍娇儿、入道搜玄。
人人称善,个个称贤。
便远扬名,名扬远,出秦川。
父母深恩,要报听言。
我人除、擒捉心猿。
气通八脉,功满三田。
救九玄尊,七祖父,共成仙。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诗词问答
问:《爇心香 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参考注释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布施
将金钱、实物布散施舍给别人
依例布施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非凡
(1) 出色的或突出的
非凡的成就
(2) 出众的
非凡的工作能力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出俗
(1).超出凡俗。 晋 夏靖 《答陆士衡》诗:“允诚伊何,拔羣出俗。华文不修,抱此素朴。”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自惟凡劣,识鉴鲜方,徒抱出俗之愿,而无致远之力。” 唐 卢照邻 《秋霖赋》:“抗高情以出俗,驰精义以入神。”
(2).谓出家。《周书·皇后传·孝闵帝元皇后》:“ 孝閔帝 元皇后 名 胡摩 , 魏文帝 第五女……﹝ 孝閔 ﹞帝被废,后出俗为尼。”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因缘
(1) 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
洒家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水浒传》
(2) 缘分
他俩真有因缘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娇儿
受宠爱的小男孩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入道
(1) 合于圣贤之道
(2) 加入道教或某些会道门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个个
(1)
(2) 各个——和一个复数名词和代词连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对每一个体都适用
个个战士都很勇敢
(3) 每一和任一
(4) 总起来,合起来的——与一个复数名词或代词连用,表示把几个个体合起来看是适用的
个个班组都不示弱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远扬
传到很远的地方
为他声名远扬而自豪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秦川
古地区名。泛指今 陕西 、 甘肃 的 秦岭 以北平原地带。因 春秋 、 战国 时地属 秦国 而得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 之军以向 宛 洛 ,将军身率 益州 之众出於 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一:“关山三五月,客子忆 秦川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遥,八百里地 秦川 春色早,花木秀芳郊。” 王老九 《张老汉卖馀粮》:“要把咱的穷根斩,将来铁牛翻 秦川 。”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父母
(1)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深恩
大恩。 唐 王勃 《秋日别王长史》诗:“别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又叩着头道:‘若得如此玉成, 满 某即粉身碎骨,难报深恩。’”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听言
谓听取谏劝之言。《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诵言如醉。” 郑玄 笺:“见道听之言,则应答之。” 高亨 注:“言,指諫劝的话。”《韩非子·扬权》:“听言之道,溶若甚醉。”《后汉书·申屠刚传》:“臣闻 成王 幼少, 周公 摄政,听言下贤,均权布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 宋 刘炎 《迩言》:“听言用諫之道,惟 文帝 得之。”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我人
佛教语。我相与人相。与众生相、寿者相,合称我人四相。《圆觉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覩荫界,何方置我人。” 唐 白居易 《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由是裂疑网,拔惑箭,渐离我人相者,日日有焉。”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擒捉
捕捉;捉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禁持得 飞虎 心胆破,手亲眼便难擒捉。”《水浒传》第二三回:“官司如今杖限猎户擒捉发落,冈子路口多有榜文。”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心猿
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唐 罗隐 《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繫心猿?”《水浒传》第一○一回:“芳芬绰约蕙兰儔,香飘雅丽芙蓉袖,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 清 李渔 《慎鸾交·情访》:“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掛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参见“ 心猿意马 ”。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八脉
中医的八种脉名,即奇经八脉:阳维、阴维、阳蹻、阴蹻、冲、督、任、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奇咳” 张守节 正义引《八十一难》云:“奇经八脉者,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蹻,有阴蹻,有衝,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者,皆不拘於经,故云奇经八脉也。”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三田
(1).古时天子、诸侯每年三次田猎,称为三田。《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 孔颖达 疏:“一岁三时田猎。猎在田中,又为田除害,故称田也。”
(2).道家谓两眉间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脐下为下丹田,合称三丹田或三田。 唐 吕岩 《赠刘芳处士》诗:“悠悠忧家復忧国,耗尽三田元宅火。” 宋 范成大 《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升隆三田自有丹,浪寻盘鼎斸仙坛。” 沉钦韩 注引《玄奥集》:“脑为上田,心为中田,气海为下田。” 明 宋濂 《傅同虚像赞》:“将求子於外兮,则鍊精於三田;欲索君於内兮,则游神乎八天。”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玄尊
亦作“ 玄樽 ”。犹言玄酒。《荀子·礼论》:“大饗,尚玄尊。”《吕氏春秋·适音》:“大饗之礼,上玄尊而俎生鱼。” 高诱 注:“玄尊,明水也。” 陈奇猷 校释:“尊为酒器,因假为酒之称,故玄尊即玄酒。”《乐府诗集·隋五郊歌·羽音》:“玄樽示本,天产惟质。”参见“ 玄酒 ”。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祖父
(1) 父亲的父亲;在世系上比父母更长一辈的男性祖先——亦称[爷爷]
(2) 祖父和父亲。[祖父]对[子孙]说
其他祖父积。——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思厥先祖父。——宋· 苏洵《六国论》
[爇心香-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成仙
成为神仙。 南朝 陈 伏知道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人慙 萧史 ,相偶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一:“ 蔡经 新学道, 王烈 旧成仙。” 许地山 《女儿心》三:“她还想着,他们把她带到那里也许是为教她们也成仙。”
元代,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