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世孝弟诗十首】作者:邵雍 朝代:宋代
[训世孝弟诗十首]训世孝弟诗十首原文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伤和气忿争多。
偏生嫉妒偏艰窘,暗积私房暗折磨。
不孝自然生忤逆,无仁实是出妖魔。
但闻孝弟传千古,子孝亲兮弟敬哥。
[训世孝弟诗十首]诗词问答
问:训世孝弟诗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邵雍
问:训世孝弟诗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邵雍的名句有哪些?答:邵雍
[训世孝弟诗十首]邵雍训世孝弟诗十首 书法图
训世孝弟诗十首书法作品
[训世孝弟诗十首]参考注释
[训世孝弟诗十首]孝亲
孝敬父母。《新唐书·孝友传·侯知道》:“孝亲为子,忠君为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 谢觉哉 《爱父母》:“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 * ,来抬高为封建阶级服务的‘忠君’的人造 * 。”
[训世孝弟诗十首]伤和
(1).谓伤害天地中和之气。《后汉书·质帝纪》:“怨气伤和,以致灾眚。”《后汉书·霍谞传》:“伤和致灾,为害滋甚。”
(2).指违反为人的中和之道。 宋 陈师道 《送检法赵奉议》诗:“勇鋭闭房犹着酒,切深疾恶反伤和。”
[训世孝弟诗十首]忿争
亦作“ 忿諍 ”。忿怒相争。《韩非子·解老》:“重生者虽入军无忿争之心,则无所用救害之备。”《淮南子·本经训》:“逮至衰世,人众而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於是忿争生。”《隋书·房陵王勇传》:“朕傍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忿諍,为亡国之道邪!”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跋逻末罗耆厘山》:“其后僧徒忿諍,就王平议。” 唐 韩愈 《醉后》诗:“初喧或忿争,中静杂嘲戏。”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第七节:“《翁同龢日记》叙述 英 法 公使忿争的情形,说 英 公使‘咆哮恣肆,为借款也,此等恶趣,我何以堪。’说 法 公使‘无耻无餍,日在犬羊虎豹丛中。’”
[训世孝弟诗十首]偏生
(1).方言。偏偏。表示实况同所希望的正相反。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一折:“偏生一世里不曾得个十分满意的好夫人。”《水浒后传》第三回:“偏生作怪,城中星月清朗,山边霎时雷电大作,雨骤风狂。”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偏生 十一太公 不探这些闲事,碰个大钉子。”亦作“ 偏生的 ”。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四折:“偏生的铜壶传漏永,皓月上窗迟。”《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偏生的 华忠 又途中患病。”
(2).格外;更加。 元 王仲久 《救孝子》第二折:“俺媳妇儿呵,脸搽红粉偏生嫩,眉画青山不惯顰。”
[训世孝弟诗十首]嫉妒
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相互嫉妒
[训世孝弟诗十首]艰窘
艰难穷困。 宋 梅尧臣 《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诗:“艰窘见风义,乃有令朋儔。”《红楼梦》第七五回:“如今你二姨儿也出了门子了,他家里也很艰窘。” 叶圣陶 《四三集·英文教授》:“他不愁也不怨,过着艰窘的生活,看护着夫人的疾体。”
[训世孝弟诗十首]私房
(1) 私人的房屋。
落实私房政策
(2) 旧时大家庭中兄弟各自住的房子
[训世孝弟诗十首]折磨
使身心承受痛苦
受疾病的折磨
[训世孝弟诗十首]不孝
(1)
不孝顺
(2)
旧时父母丧事中用于自称
[训世孝弟诗十首]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训世孝弟诗十首]忤逆
叛逆;不孝敬父母
自小忤逆
[训世孝弟诗十首]实是
谓切实正确的治国之道。是,指国是。《宋史·崔鶠传》:“六月一日詔书,詔諫臣直论得失,以求实是,有以见陛下求治之切也。”
[训世孝弟诗十首]妖魔
有或会施魔法或妖术的鬼怪。比喻 * 势力
[训世孝弟诗十首]孝弟
亦作“ 孝悌 ”。1.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朱熹 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闻礼义行而刑罚中,未闻刑罚行而孝悌兴也。”《新唐书·孝友传赞》:“圣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 宋 陈亮 《祭林圣材文》:“孝悌称於宗族乡党,慈爱隆於父子弟昆。”《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汉 朝取士之法……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禄 道:小弟远游,父母兄长跟前,有失孝悌,专为着几分微利,以致如此。”《红楼梦》第六三回:“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不敢自专,具本请旨。”
(2).指孝弟者。《汉书·董仲舒传》:“今朕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功烈休德,未始云获也。”
(3). 汉 代乡官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汉书·韩延寿传》:“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长吏、嗇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 * 。” 李贤 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三老, 高帝 置,孝悌、力田, 高后 置,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也。” 宋 苏轼 《策问》之二:“古者有劝农之官、力田之科,与孝弟同。而自 汉 以来,率用户口登耗、黜陟守宰。”
亦作“ 孝悌 ”。弟承兄位为帝者,享祀宗庙时称“孝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故 太祖 之室, 太宗 称孝弟, 真宗 称孝子,大行皇帝称孝孙。”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孝弟》:“古人惟子孙称孝,《诗》‘绥予孝子’、‘孝孙徂位’,皆庙中之称,后代以弟承兄,则有称孝弟者。”
[训世孝弟诗十首]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宋代,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