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作者:陆佃 朝代:宋代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原文
蓬莱宫阙锁崔嵬,书史频看祇乱堆。
华盖稍瞻天北极,紫云曾识道东来。
功名方与英豪共,怀抱仍逢故旧开。
造物为君如有意,一番风雪洗浮埃。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诗词问答
问: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的作者是谁?答:陆佃
问: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陆佃的名句有哪些?答:陆佃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参考注释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蓬莱宫
(1). 唐 宫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东。原名 大明宫 , 高宗 时改为 蓬莱宫 。 唐 杜甫 《莫相疑行》:“忆献三赋 蓬莱宫 ,自怪一日声烜赫。”
(2).指仙人所居之宫。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昭阳殿 里恩爱絶, 蓬莱宫 中日月长。” 明 李梦阳 《上元访杜炼师》诗:“马前两两侍玉女,别馆多在 蓬莱宫 。”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崔嵬
(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书史
(1).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 ,本书史也。”
(2).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揆日粲书史,相都丽闻见。”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对 对方 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昌龄藏书》:“﹝ 昌龄 ﹞性耽书史,筑 谦益堂 ,丹铅万卷。”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华盖
(1)
(2) 帝王车驾的伞形顶盖
(3) 一种用柱支承或由墙壁伸出的阳台或屋盖
(4) 光通过比其波长大的粒子或小小滴介质时,出现围绕大气光源(如太阳)的明亮区域,呈淡蓝色圆盘,外缘栗色,就像太阳或月亮被雾包围了一样
(5) 经穴名。属任脉。位于胸骨中线上,平第一肋间隙处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北极
(1)
(2) 从地球最北端看去的天顶
(3) 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北方的一极
(4) 北方边远之处
(5) 地球的最北端,地轴的北端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紫云
(1).紫色云。古以为祥瑞之兆。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渐》:“ 黄帝 紫云,圣且神明,光见福祥,告我无殃。”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又 汉宣帝 幸 甘泉宫 ,紫云入殿, 宋世祖 践祚,紫云见於 端门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词:“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闋。”
(2).借指紫石砚。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清 吴伟业 《破砚》诗:“记曾疏闕失,望断紫云愁。”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识道
(1).识知圣道。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 晋 陆机 《叹逝赋》:“感秋华於衰木,瘁零露於丰草,在殷忧而弗违,夫何云乎识道。”
(2).识途。《文选·马融<长笛赋>》:“山鸡晨羣,壄雉晁雊,求偶鸣子,悲号长啸。由衍识道,噍噍讙譟。” 吕向 注:“鸟兽行识其道。”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英豪
英雄豪杰
杂技英豪
江表英豪。——《资治通鉴》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故旧
(1).旧交;旧友。《论语·泰伯》:“君子篤於亲, * 兴於仁;故旧不遗, * 不偷。”《汉书·王莽传上》:“﹝公﹞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於故旧,篤於师友。”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我待亲去埋殯他,也见的我一点不忘故旧之意。” 骆宾基 《乡亲--康天刚》二:“现在他们望见雪车来了,都想能认识他是谁。是本村的呢,还是父亲的故旧?”
(2).陈旧,过去。 许杰 《<明日的文学>自序》:“但是深印在脑筋里的故旧的遗毒,还一时不能洗清。”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一番
(1).一回;一次;一阵。《诗·小雅·车攻》“射夫既同” 唐 孔颖达 疏:“此射夫皆已射一番。” 宋 范成大 《落鸿》诗:“只道一番新雨过,谁知双袖倚楼寒。”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你一番价探望哥哥,吃的来醺醺醉。”《西游记》第四二回:“一番搭上手,斗经四五个回合,行者揑着拳头,拖着棒,败将下来。” 毛 * 《新民主主义的 * 》:“顽固到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就要开大会,‘促’他一番。”
(2).一种;一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癸卯妖书》:“但其所倾陷者,别是一番人耳。” 许地山 《命命鸟》:“她自经过这一场恐慌,精神上遂起了莫大的变化。对于婚姻别有一番见解。”
(3).一张;一片。《新唐书·藩镇传·王鎔》:“况继奉天子詔和解,能无一番纸坠北路乎?”
[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浮埃
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尘土。 南朝 梁 江淹 《别怨》诗:“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唐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诗:“龙髯不可望,玉座生浮埃。” 宋 苏辙 《舜泉复发》诗:“通衢细洒浮埃净,车马归来似晚晴。” 清 方文 《赠祖心师》诗:“人间刑与辱,师视等浮埃。”
宋代,陆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