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行三首·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村行三首·其三]村行三首·其三原文
一川流水百盘涧,碎石堆筐架野桥。
撇捩何妨策马渡,秋晴正值涨痕消。
[村行三首·其三]诗词问答
问:村行三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村行三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村行三首·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村行三首·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
[村行三首·其三]参考注释
[村行三首·其三]一川
(1).一条河流。《汉书·沟洫志》:“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豫章水 出 赣县 西南而北入 江 ,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
(2).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一:“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宋 贺铸 《青玉案》词:“试问閒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元 赵显宏 《满庭芳·耕》曲:“耕田看书,一川禾黍,四壁桑榆, * 也有欢娱处,莫説其餘。”
[村行三首·其三]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村行三首·其三]盘涧
《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毛 传:“考,成;槃,乐也。山夹水曰涧。” 朱熹 集传:“诗人美贤者隐处涧谷之间,而硕大宽广,无戚戚之意。”后因以“槃涧”指山林隐居之地。 元 周权 《次韵徐景端席上》:“且安粗糲槃涧濵,未厌紫豉羹 吴 蓴。”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 雪木 既移家 杜曲 ,以书復 宋 ( 宋澄溪 )曰:…… 雪木 孤介絶俗,非 澄溪 诚於礼贤,未易即致。存此书,以见《緇衣》之好,‘槃涧’之安,两得之也。”
[村行三首·其三]碎石
破碎的石头
碎石路面
[村行三首·其三]撇捩
见“ 撇烈 ”。
[村行三首·其三]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村行三首·其三]策马
用马刺抽打马
[村行三首·其三]正值
适逢。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尝出行,僕饥马疲,正值主人门开。”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去为 龙城 战,正值胡兵袭。”《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轿,一直喊到县前去,正值 向知县 出门,就喊了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正值我在讲书的时间内,校医前来种痘了。”
[村行三首·其三]涨痕
涨水的痕迹。 宋 苏轼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野水参差落涨痕,疎林欹倒出霜根。” 宋 杨万里 《入峡歌》:“篙师相贺涨痕落,今夕可到 鸦磯 泊。”
乾隆,村行,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