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福岩寺】作者:林用中 朝代:宋代
[题福岩寺]题福岩寺原文
久慕云间寺,相从此日来。
山僧留客坐,野老把松栽。
地拱千寻险,天遮四面开。
殷勤方外望,尘事不胜哀。
[题福岩寺]诗词问答
问:题福岩寺的作者是谁?答:林用中
问:题福岩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用中的名句有哪些?答:林用中
[题福岩寺]林用中题福岩寺 书法图
题福岩寺书法作品
[题福岩寺]参考注释
[题福岩寺]久慕
客套话,敬慕已久;久仰
久慕盛名
[题福岩寺]云间
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题福岩寺]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题福岩寺]日来
(1).天天来到。《汉书·董仲舒传》:“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有多少豪门富室,日来求亲的。”
(2).近来。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之二:“喻及日来进学之功,尤慰孤陋,且深有助於警省。” 元 陈镒 《和程渠翁见惠诗韵》:“若问日来新况味,饭牛聊復卧南山。”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日来耳目纷扰,无所可述。”
[题福岩寺]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题福岩寺]客坐
见“ 客座 ”。
[题福岩寺]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题福岩寺]千寻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 左思 《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头 。” 清 林则徐 《舆縴》诗:“一綫划开云径晓,千寻曳入洞天秋。” 赵朴初 《西江月·参观密云水库工程》词:“铁壁千寻锁浪,碧波万顷如油。”
[题福岩寺]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题福岩寺]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题福岩寺]方外
(1) 世俗之外,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彼游方之外者也。——《庄子·大宗师》
(2) 边远所在,异域
[题福岩寺]尘事
旧指世俗的事;尘俗之事
尘事纷繁
[题福岩寺]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宋代,林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