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作者:曾觌 朝代:宋代
[浪淘沙]浪淘沙原文
一线海门来。
雪喷云开。
崑山移玉下瑶台。
卷地西风吹不断,直到蓬莱。
羯鼓噪春雷。
鼍舞蛟回。
歌楼鼓吹夕阳催。
今古清愁流不尽,都一樽罍。
[浪淘沙]诗词问答
问:浪淘沙的作者是谁?答:曾觌
问:浪淘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浪淘沙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曾觌的名句有哪些?答:曾觌
[浪淘沙]参考注释
[浪淘沙]一线
见“ 一线 ”。
亦作“ 一綫 ”。1.一根线,亦形容细长如线。 唐 杜甫 《至日遣兴》诗之一:“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终朝,而一线之溜可以潦石者,一与不一故也。” 元 萨都剌 《鹦鹉曲》:“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新红枕痕浅。” 明 唐寅 《晓起图》诗:“晓鸦无数盘旋处,緑树枝头一线红。” 毛 * 《菩萨蛮·黄鹤楼》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关事物之间的脉络。《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学射于 庾公差 , 公差 又学射于 公孙丁 ,三人是一线传授。”《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毋竝进君子小人以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论以为皇极,以培养国家一线之脉,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潜虚 《徐节妇传》:“彼公侯将相跨州连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妇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线之绪,而使之復兴,岂不悲哉!”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其学界为螺线形,虽千变万化,殆皆一线所引也。”
(3).形容极其细微。 金 元好问 《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悮半生。” 清 曹寅 《重题晚研跋后兼伤怀南洲》诗之三:“酒边花外打乖人,劫后刚回一线春。”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若是乎两 汉 之以著述鸣者,惟 江都 龙门 二子,独有心得,为学界放一线光明而已。”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是一线生机,我记好街名厂名就去了。”
(4).第一线。指作战的最前线,亦指从事实际工作的基层。
[浪淘沙]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浪淘沙]移玉
敬辞,挪动脚步,用于请人前来
翌午肃治春盘,奉攀清叙,祈早移玉。——《梼杌闲评——明珠缘》
[浪淘沙]瑶台
(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李梦阳 《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
(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瑶臺 閬苑 神仙, 蔡状元 是 天禄 石渠 贵客。”
(3).积雪的楼台。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赞》:“气徧霜繁,年丰雪积……权陋瑶臺,暂践盈尺。” 唐 许浑 《看雪》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
(4).玉镜台。妆台的美称。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寳瑟僵兮弦柱絶,瑶臺倾兮镜匳空。”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冠裳俊雅,正瑶臺镜里,凤妆浓乍。”
[浪淘沙]卷地
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多指风。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之二:“碧城香雾连天暝,黄叶霜风捲地凉。” 元 萨都剌 《题雪山壁图》诗:“长空万里絶飞鸟,捲地旋风吹马倒。”亦形容来势迅猛。 清 李玉 《一捧雪·讦发》:“那里许多人马,捲地而来。”
从地面席卷而过。形容势头迅猛。 唐 韩愈 《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宋 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 鸟府 先生铁作肝,霜风卷地不知寒。”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天威卷地过 黄河 ,万里 羌 人尽汉歌。”
[浪淘沙]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浪淘沙]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浪淘沙]直到
(1) 径直抵达
直到北京来学艺
(2) 一直到(多指时间)
直到半夜
他一直往梯子上爬,直到喘不过气来
这一事故直到早晨才被发现
[浪淘沙]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浪淘沙]羯鼓
我国古代一种鼓。腰部细。据说起源于羯族
[浪淘沙]春雷
春天打的雷
[浪淘沙]歌楼
表演歌舞的楼。亦指 * 。 唐 郑谷 《雪中偶题》诗:“乱飘僧舍茶烟溼,密洒歌楼酒力微。” 宋 王禹偁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韀。” 元 王恽 《铜雀台怀古》诗:“歌楼暖响春风细,綺陌香销寳气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谁家賸有閒金粉,撒与歌楼照镜人?”
[浪淘沙]鼓吹
(1) 宣扬,使众人知道
鼓吹六经
(2) 吹嘘
鼓吹种族优劣论
[浪淘沙]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浪淘沙]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浪淘沙]清愁
凄凉的愁闷情绪。 宋 陆游 《枕上作》诗:“犹有少年风味在, 吴 笺著句写清愁。” 清 龚自珍 《湘月·壬申夏》词:“纔见一抹斜阳,半隄香草,顿惹清愁起。” 戴望舒 《烦忧》诗:“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浪淘沙]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浪淘沙]樽罍
樽与罍皆盛酒器。罍似坛。亦指饮酒。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樽罍临极浦,鳧雁宿张灯。”《西游记》第一回:“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之六:“长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宋代,曾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