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利】_方翥 | 宋代

【利】作者:方翥 朝代:宋代

[利]利原文

江上柴门照夕阳,牧童蓑笠下牛羊。
明朝依旧山前路,溪北溪南花草香。

[利]诗词问答

问:利的作者是谁?答:方翥
问: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翥的名句有哪些?答:方翥

[利]方翥利 书法图

【利】_方翥 | 宋代
利书法作品

[利]参考注释

[利]江上

(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

(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苏轼 《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苏辙 《初发嘉山》诗:“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利]柴门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利]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利]牧童

放牧牛羊的小孩

[利]蓑笠

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利]明朝

〈方〉∶明天

[利]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利]前路

(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利]北溪

(1).在北的溪水。 唐 王勃 《采莲赋》:“北溪蕊尚密,南汀花更多。”

(2).特指 河南 龙门山 北面的溪涧。 唐 张说 《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诗:“闻君 北溪 下,想像南山隈。” 唐 崔泰之 《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诗:“宿怀南涧意,况覩 北溪 篇。”

[利]花草

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

【利】_方翥 | 宋代
  • 【示阿泰三首】_陈造 | 宋代
  • 【示阿泰三首】_陈造 | 宋代 >> 【示阿泰三首】_陈造 | 宋代...

    【利】_方翥 | 宋代
  • 【再和】_程公许 | 宋代
  • 【再和】_程公许 | 宋代 >> 【再和】_程公许 | 宋代...

    【利】_方翥 | 宋代
  • 【次韵张守赴真州辞家】_陈造 | 宋代
  • 【次韵张守赴真州辞家】_陈造 | 宋代 >> 【次韵张守赴真州辞家】_陈造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