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原文
星弁荧煌鼎足三,河阳春意十分添。
和衷总是清时瑞,令节应须乐事兼。
山径晚陪琼玉佩,讼堂夜醉水晶帘。
羽书撤年方成熟,賸折梅花插帽簷。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诗词问答
问:《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参考注释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荧煌
辉煌。 唐 李白 《明堂赋》:“崇牙树羽,荧煌葳蕤。”《三国演义》第五回:“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竹青》:“开目,见高堂中巨烛荧煌。”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竹窗敞开,灯火荧煌。”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鼎足
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势
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河阳
古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春意
(1) 春天的气象
春意盎然
(2) 春心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和衷
和睦同心
同寅协恭和衷哉。——《书·皋陶谟》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总是
永远地;无例外地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清时
清平之时;太平盛世。《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 张铣 注:“清时,谓清平之时。” 三国 魏 曹操 《清时令》:“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 唐 岑参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赠》诗:“微才弃散地,拙宦慙清时。”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清时低赁 伯通 廡,残年高枕 瞿曇 书。”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令节
(1) 佳节,如元旦、春节等。也指最佳时节
八月中秋,正是赏月令节
(2) 高风亮节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应须
(1).应当;应该。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残游记》第十回:“你既明白这个道理,应须知道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道理。”
(2).一应所需。《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陇西郡 司马 刘秩 试守右庶子……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乐事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山径
山中小道
山径幽幽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玉佩
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讼堂
旧时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 唐 王昌龄 《送欧阳会稽之任》诗:“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元 王恽 《简寄庞云卿》诗:“讼堂归去早,揔是钓诗钩。” 清 赵翼 《簷曝杂记·镇安民俗》:“前后在任几两年,仅两坐讼堂,郡人已叹为无留狱,则简僻可知也。”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水晶帘
(1).见“ 水精帘 ”。
(2).词牌名。即《江城子》。参见“ 江城子 ”。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羽书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成熟
(1)
(2) 果实或谷物成长到可收获的程度
一片成熟的稻子
(3) 比喻事物达到一个完全成长的阶段,达到接近完善的程度
成熟经验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花插
插花用的底座。通常用铅块制成座子,其上密布尖头铜钉。有方形、圆形、多角形等。把花枝插在铜钉上,可成各种形式,以表现插花的艺术性。亦泛指用以插花的器皿。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 安息 雀卵……窍其一端,以当花插。”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东野先生》:“桌上底笔筒、花插、水壶、墨洗,没有一样不是奶瓶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当 郝达三 把照像匠人,如礼接进门来,看好了地方,将茶几、座椅摆好,花插、小座钟……什么都摆好了。”
宋代,程公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