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_乾隆 | 清代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茌平道中杂诗·其一原文

鸣梢短驿复长堤,堤上垂杨绿意齐。

孟馆鲁村经过处,高山近已识端倪。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诗词问答

问:茌平道中杂诗·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茌平道中杂诗·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茌平道中杂诗·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参考注释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鸣梢

谓挥鞭梢作响,使人肃静。皇帝视朝、宴会等用之。 宋 苏舜钦 《览含元殿基因想昔时朝会之盛且感其兴废之故》诗:“赤案波光卷,鸣梢电尾回。”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月淡星稀, 建章宫 里千门晓。御炉烟裊,隐隐鸣梢杳。”参见“ 鸣鞭 ”。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垂杨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经过

(1) 通过

到现在大约经过六、七人之手

(2) 经历的过程

事情的全部经过

(3) 从某处过

这汽车经过北海公园吗?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茌平道中杂诗·其一]端倪

(1) 事情的头绪迹象

反复终始,不知端倪。——《庄子·大宗师》。成疏:[端,绪也,倪,畔也。]

(2) 边际

,,

  • 【题永恬居】_乾隆 | 清代
  • 【题永恬居】_乾隆 | 清代 >> 【题永恬居】_乾隆 | 清代...

  • 【赠徐东痴四首·其四】_王士祯 | 清代
  • 【赠徐东痴四首·其四】_王士祯 | 清代 >> 【赠徐东痴四首·其四】_王士祯 | 清代...

  • 【沈周庐山高】_乾隆 | 清代
  • 【沈周庐山高】_乾隆 | 清代 >> 【沈周庐山高】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