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作者:张翥 朝代:元代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原文
半臂京绡稳称身。
玉为颜面水为神。
一痕头导分云绾,两点眉山入翠颦。
丹杏小,碧桃新。
雏莺恰啭上林春。
平生惯是听歌耳,除却莲儿只一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诗词问答
问:《鹧鸪天 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张翥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翥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翥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参考注释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半臂
短袖或无袖上衣。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十:“ 李文伸 言 东坡 自海外归 毗陵 ,病暑,着小冠,披半臂,坐船中。”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妇人﹞上穿青锦半臂,下著絳裙,袜而不鞋。” 包公毅 《上海竹枝词》之二:“半臂轻裁蝉翼纱,襟儿一字尽盘花。”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称身
(衣服)合身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颜面
(1) 面部;脸色
颜面擦伤
(2) 名誉;体面;面子
颜面扫地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一痕
一线痕迹。常形容缺月,等于说一弯。 元 元淮 《端阳新月》诗:“遥看一痕月,掐破 楚 天青。” 明 文徵明 《闲兴》诗之四:“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郭沫若 《瓶》诗之十二:“默默地步入了中庭,一痕的新月爪破黄昏。”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眉山
(1).《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唐 韩偓 《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陈师道 《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 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 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书记》。”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荡,得之 庄周 者为多。”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次韵一道, 唐 代极盛时,殊未及之…… 宋 则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长篇押至数十韵者,特以示才气过人可耳。”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碧桃
一种供观赏的桃树,花重瓣,有白、粉红、深红等颜色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上林
(1).古宫苑名。 秦 旧苑, 汉 初荒废,至 汉武帝 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 、 户县 界。《三辅黄图·苑囿》:“ 汉 上林苑 ,即 秦 之旧苑也。《汉书》云:‘ 武帝 建元 三年,开 上林苑 ,东南至 蓝田 宜春 、 鼎湖 、 御宿 、 昆吾 ,旁 南山 而西,至 长杨 、 五柞 ,北绕 黄山 ,濒 渭水 而东,周袤三百果。’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
(2).古宫苑名。 东汉 光武帝 时建造。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 汉 魏 洛阳 故城西。 东汉 永平 十五年冬,车骑校猎 上林苑 ,即此。
(3).古宫苑名。 南朝 宋 大明 三年建造。故址在今 江苏 南京市 玄武湖 北。见《宋书·孝武帝纪》。
(4).泛指帝王的园囿。 宋 岳飞 《从驾游内苑应制》诗:“勒报游西内,春光靄上林。”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何处家山,回首上林春老, 秣陵 城烟雨萧条。”
(5).指 司马相如 的《上林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相如 《上林》,繁类以成艳。” 唐 李白 《大猎赋》:“《上林》云:左 苍梧 ,右 西极 。”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除却
除去;除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元代,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