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广陵席上赋别三首】作者:张翥 朝代:元代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浣溪沙 广陵席上赋别三首原文
偶约尊前已目成。
琵琶私语更分明。
如今翻作断肠声。
彩扇旧歌怜楚楚,青楼薄幸怨卿卿。
海枯石烂古今情。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 广陵席上赋别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张翥
问:浣溪沙 广陵席上赋别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浣溪沙 广陵席上赋别三首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翥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翥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张翥浣溪沙 广陵席上赋别三首 书法图
浣溪沙 广陵席上赋别三首书法作品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参考注释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 老大人尊前’。”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目成
眉来眼去,以目传情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楚辞·九歌·少司命》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私语
(1) 低声说知心话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窃窃私语
(2) 私下里谈论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私相密谈
九年,景公使 晏婴之 晋,与 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 田氏。 田氏虽无大德,公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史记·齐世家》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翻作
写作。翻,按照曲调写歌词;谱制歌曲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断肠
(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楚楚
(1) 草木丛生的样子
(2) 整洁鲜明的样子
衣冠楚楚
(3) 娇柔纤弱的样子
楚楚可怜
门前垂柳,楚楚可人
(4) 凄苦的样子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青楼
(1) 妓女被指定居住和卖淫的场所
青楼梦好。——宋· 姜夔《扬州慢》
(2) 指显贵人家的精致楼房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薄幸
薄情;负心。也指负心的人
决不学那负心薄幸之徒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卿卿
[卿卿]为夫妻间的爱称。后来泛用为对人亲昵的称呼(有时含讥讽意)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意映卿卿如晤。——清· 林觉民《与妻书》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海枯石烂
大海干涸,岩石成土。喻指经历极长久的时间,也指永久不变,多用作誓词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金· 元好问《西楼曲》
[浣溪沙-广陵席上赋别三首]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元代,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