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赠闻人必大】_释绍嵩 | 宋代

【赠闻人必大】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赠闻人必大]赠闻人必大原文

未遂青云一挂科,科名成后竟如何。
贫颖陋巷春偏少,学办痴龙艺最多。
剩把文章鸣圣代,却思猿鸟共烟萝。
高吟大醉三千首,他日阳春白雪歌。

[赠闻人必大]诗词问答

问:赠闻人必大的作者是谁?答:释绍嵩
问:赠闻人必大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嵩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嵩

[赠闻人必大]释绍嵩赠闻人必大 书法图

【赠闻人必大】_释绍嵩 | 宋代
赠闻人必大书法作品

[赠闻人必大]参考注释

[赠闻人必大]未遂

没有达到;没有实现

政变未遂

[赠闻人必大]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赠闻人必大]一挂

江西 萍乡县 旧俗以钱八文为一分,十分为一比,十比为一挂。见《萍乡县志·地理志·风俗》。

[赠闻人必大]科名

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赠闻人必大]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赠闻人必大]陋巷

狭窄的街巷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戴叔伦《送张南史》

穷街陋巷

[赠闻人必大]痴龙

传说 洛 中有大穴,有人误坠穴中,见有大羊,取髯下珠而食之。出而问 张华 。 华 谓:“羊为痴龙。其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寿;次者延年,后者充饥而已。”见《法苑珠林》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后用为典故。 五代 韩定辞 《答马彧》诗:“ 崇霞臺 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寳方出龙宫。”

[赠闻人必大]最多

表示在数量上排名第一的事物。

例句: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赠闻人必大]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赠闻人必大]圣代

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 周 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清 金农 《新编拙诗四卷手自抄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一:“圣代空嗟骨相癯,常裁别体闢榛芜。”

[赠闻人必大]烟萝

亦作“烟萝”。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 谢公 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璚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 竺 云峦, 石屋 烟萝。” 清 周準 《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唐 裴铏 《传奇·文箫》:“一斑与两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 周楞伽 辑注:“烟萝,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 宋 苏舜钦 《离京后作》诗:“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 明 屠隆 《綵毫记·别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锁,惆悵别烟萝。” 康有为 《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无处着烟萝。”

[赠闻人必大]高吟

(1).高声吟诵;高声歌唱。《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佇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唐 郑谷 《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诗:“结綬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蚂蚁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却在枝头高吟,一面还笑蚂蚁俗。”

(2).高妙的吟唱。《文选·嵇康<琴赋>》:“慕 老童 於 騩 隅,钦 泰容 之高吟。” 刘良 注:“ 泰容 , 黄帝 乐师,故慕而钦之,以为高吟,而引清志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昨日到大剧院,一见旧歌剧花露润融,高吟沉抑。”

[赠闻人必大]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赠闻人必大]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赠闻人必大]阳春白雪

(1) 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

(2) 喻指高深的文艺作品,常跟[下里巴人]对举

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唐· 薛用弱《王涣之》

,

【赠闻人必大】_释绍嵩 | 宋代
  • 【寿毛荷塘】_陈郁 | 宋代
  • 【寿毛荷塘】_陈郁 | 宋代 >> 【寿毛荷塘】_陈郁 | 宋代...

    【赠闻人必大】_释绍嵩 | 宋代
  • 【括满江红】_林正大 | 宋代
  • 【括满江红】_林正大 | 宋代 >> 【括满江红】_林正大 | 宋代...

    【赠闻人必大】_释绍嵩 | 宋代
  • 【北风】_刘敞 | 宋代
  • 【北风】_刘敞 | 宋代 >> 【北风】_刘敞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