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_牛焘 | 清代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作者:牛焘 朝代:清代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原文

山市霭晴岚,山光一抹蓝。

春归铜柱北,花发铁桥南。

风暖香抽麦,江晴晓浴蚕。

鼠姑连岁好,留醉客停骖。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诗词问答

问:《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的作者是谁?答:牛焘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牛焘的名句有哪些?答:牛焘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覃韵

2. 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参考注释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山市

(1).山区集市。 唐 张籍 《送海客归旧岛》诗:“竹船来 桂 府,山市卖鱼鬚。” 明 曹学佺 《过木渎》诗:“琢研开山市,为园灌药苗。”

(2).山中蜃景。 元 赵显宏 《昼夜乐·春》曲:“游赏园林酒半酣,停驂;停驂看山市晴嵐。”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然人知有海市,而不知有山市。 东省莱 潍 去邑西二十里许,有 孤山 ,上有 夷齐庙 。誌称 * ,西南风微起,则 孤山 移影城西。从城上望之,凡山峦林木、神祠人物,无不聚现。踰数时,渐远,渐无所覩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市》:“ 奂山 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晴岚

晴日山中的雾气。 唐 郑谷 《华山》诗:“峭仞耸巍巍,晴嵐染近畿。”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晴嵐低 楚 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明 刘基 《郁离子·玄豹》:“暖靄晴嵐,山蒸泽烘,结为祥云。”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一抹

(1).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宋 陆游 《思故山》诗:“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鶯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 清 郑燮 《唐多令·寄怀刘道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红色的夕照挂在那边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带树叶也带些儿金黄。” 王西彦 《黄昏》:“一阵辘辘辘辘的轰响,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渐散淡的黑烟。”

(2).一闪而过。 宋 苏轼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诗:“溪上青山三百迭,快马轻衫来一抹。” 宋 杨万里 《馀干泝流至安仁》诗:“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

(3).一齐。《宋史·宋辙传》:“今欲於 定西城 与 陇诺堡 一抹取直,所侵 夏 地凡百数十里。”《 * 词话》第九回:“这妇人一抹儿都看在心里。”

(4).一笔勾消。 清 杨昭 《闲止书堂集钞跋》:“岂意对面九嶷,前言一抹,贪天功为己力,掠人美以自荣。”

(5).一直;一味。《荡寇志》第七七回:“忽听得喊杀之声,一抹地追寻来,祇道你遇着歹人,却为你同二位表兄厮杀?”《荡寇志》第八二回:“却説 丽卿 一抹地鎗挑剑砍,衝出重围。”

一弹;一奏。抹,指弹奏弦乐的一种指法。谓轻轻一按。 唐 杜牧 《隋苑》诗:“红霞一抹《广陵》春, 定子 当筵睡脸新。” 宋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词:“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词:“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一擦或一摸。《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破这个架式是用左胳膊横着一搪,封在面门,顺着用右手往下一抹,拿住他的左腕子一拧,将他身子拧转过来,却用右手从他脖子右边反插将去把下巴一掏:叫做‘黄鶯搦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 刘福生 用手把脸一抹,鼻子眼一紧蹙,扎撒着两只大手,发疯地扭起腰来。”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春归

(1).春天来临。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四:“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唐 李山甫 《贺邢州卢员外》诗:“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唐 滕迈 《春色满皇州》诗:“蔼蔼復悠悠,春归十二楼。”

(2).春去;春尽。 唐 白居易 《送春》诗:“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復暮。”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之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宋 辛弃疾 《杏花天·无题》词:“有多少、鶯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3).春时回来。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内》诗:“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 唐 李嘉祐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诗:“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铜柱

(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 栢梁 、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明 何景明 《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铜柱,事已不成空駡倨。”《新民晚报》1990.8.5:“白玉般的础石上耸立着粗大的铜柱。”

(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神异经·中荒经》:“ 崑崙之山 ,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后汉书·马援传》“嶠南悉平”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广州记》:“ 援 到 交阯 ,立铜柱,为 汉 之极界也。” 唐 张渭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铜柱朱崖道路难, 伏波 横海旧登坛。”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马氏铜柱有三》:“ 马援 所立铜柱在 林邑国 ……此 汉 时所立铜柱在 交趾 者也; 马总 为 安南 都护,建二铜柱於 汉 故处,劖著 唐 德,兼以明 伏波 之裔,此 唐 时所立铜柱亦在 交阯 者也; 五代 史 马希范 攻 溪州 蛮,降之,乃立铜柱为表,命学士 李皋 铭之,此 五代 时所立铜柱在 五溪 者也。”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铁桥

(1).用钢铁等建造的桥,多为通火车之用。

(2).指 广东省 增城县 东 罗浮山 中的石梁,望之如桥,因称。 唐 曹唐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诗:“石磴倚天行带月, 铁桥 通海入无尘。” 宋 苏轼 《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 铁桥 石柱 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自注:“山有 铁桥 、 石柱 ,人罕至者。”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诗:“ 铁桥 石柱 我未到, 黄湾 胥口 先句留。”参阅 明 陈琏 《罗浮山志·洞天福地》。

(3).地名。在 云南省 中甸县 境。 唐 置铁桥,跨 金沙江 ,以通 吐蕃 。 吐蕃 于此置 铁桥城 ,为 吐蕃 十六城之一。《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十年﹞ 南詔 异牟寻 攻收 吐蕃 铁桥 已东城垒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民众十万口。”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暖香

带有温暖气息的香味。 茅盾 《色盲》二:“他放下笔,站起来,在房里踱着……恍惚还嗅到了醉人的暖香。”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浴蚕

浸洗蚕子。古代育蚕选种的方法。 南朝 梁 刘孝威 《妾薄命》诗:“浴蚕思 漆水 ,条桑忆 郑 坰。” 五代 王周 《道中未开木杏花》诗:“村女浴蚕桑柘緑,枉将颜色忍春寒。”《随园诗话》卷六引 清 王岱 《清明》诗:“忽忽春光过半时,浴蚕天气雨如丝。”参阅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一。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鼠姑

(1).牡丹的别名。 唐 陆龟蒙 《偶辍野蔬寄袭美》诗:“行歇每依鸦舅影,挑频时见鼠姑心。” 明 唐寅 《题牡丹画》诗:“穀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舍南庭前牡丹将放词以催之》词:“豆吐蚕婆緑,花绽鼠姑红。”

(2).鼠妇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鼠妇》。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连岁

1.见"连岁"。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养蚕织茧,最宜牡丹。)]醉客

(1).喝醉酒的人。《后汉书·吴祐传》:“又 安丘 男子 毋丘长 与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 长 杀之而亡。”

(2).指好饮酒的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唐 岑参 《送襄州任别驾》诗:“ 高阳 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宋 陆游 《醉落魄》词:“江湖醉客,投杯起舞遗乌幘。”

(3).木莲的谑称。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昔 张敏叔 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 伯声 ,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木芙蓉为醉客。”

,,

  • 【沈周秋林策蹇图】_乾隆 | 清代
  • 【沈周秋林策蹇图】_乾隆 | 清代 >> 【沈周秋林策蹇图】_乾隆 | 清代...

  • 【御园暮春】_乾隆 | 清代
  • 【御园暮春】_乾隆 | 清代 >> 【御园暮春】_乾隆 | 清代...

  • 【题张宗苍山水画】_乾隆 | 清代
  • 【题张宗苍山水画】_乾隆 | 清代 >> 【题张宗苍山水画】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