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原文
赤龙应世季冬初,上八开祥霓绕枢。
金石宣和韶九奏,乾坤荐寿岳三呼。
善邻两使星轺集,拱极千官蕊绶趋。
共捧尧钟歌既醉,洋洋朝野正欢娱。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诗词问答
问: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参考注释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赤龙
(1).赤色的龙。传说以为神仙所乘。《墨子·贵义》:“﹝帝﹞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朱雀止冶上曰:‘ 安公 , 安公 ,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期,赤龙到。” 唐 钱起 《药堂秋暮》诗:“勉事 壶公 术,仙期待赤龙。”
(2).赤色的龙。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火德王者(如 炎帝 神农氏 、 帝尧 、 汉 刘邦 )的祥瑞。《淮南子·修务训》“ 尧 眉八彩” 汉 高诱 注:“ 尧 母 庆都 ,盖天帝之女,寄 伊长孺 家,年二十无夫,出观于 河 。有赤龙负图而至……赤龙与 庆都 合而生 尧 。”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六·柏皇氏》:“ 神农 、 唐尧 ,俱感赤龙…… 刘季 断虵而还感赤龙。”
(3).借指 汉高祖 刘邦 。 唐 陈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文》:“ 战国 如麋,至於赤龙。赤龙之兴四百年,天纪復乱。” 唐 李白 《朱虚侯赞》:“赤龙登天,白日昇光。” 王琦 注:“赤龙登天,谓 高祖 升遐。”
(4).泛指皇帝。《邻女语》第五回:“更不见谁是赤龙种,只听説风潮处处汹。”
(5).比喻太阳。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赤龙黑乌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清 魏源 《道中杂言》诗之四:“ 羲和 鞭赤龙,夙驾 扶桑 巔。”
(6).古代马苑名。《晋书·石勒载记上》:“﹝ 石勒 ﹞復东如 赤龙 、 騄驥 诸苑中,乘苑马远掠繒寳,以赂 汲桑 。”
(7).古代船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卷上:“ 孙权 , 吴 之主也。时号舸为‘赤龙’,小船为‘驰马’。”又 明 代有战舰名“赤龙舟”。参阅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战船》。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应世
(1).顺应世运。《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刑人也” 汉 何休 注:“ 孔子 曰:三皇设言民不违,五帝画象世顺机;三王肉刑揆渐加,应世黠巧姦伪多。”
(2).应付世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吾见世中文学之士……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 清 刘大櫆 《吴锦怀墓志铭》:“﹝ 文采 ﹞童儿时,即早具应世之才,而祖父母尤爱怜之。” 王闿运 《湘绮楼论文》:“ 韩退之 遂云‘非 三代 两汉 之书不敢观’,如是仅得为拟古之文,及其应世……反不如时手驾轻就熟也。”
(3).谓佛、菩萨应化于世。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虽应世之见,优劣万差。”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仰惟 如来 应世,声教被物,慇勤微密,结集法藏。”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季冬
农历十二月,即冬季最末一个月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宣和
(1).疏通调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余少好音声,长而翫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音声也。”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於师焉。”
(2).借称 宋 徽宗 赵佶 。 宣和 为其年号。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五:“御屏零落 宣和 笔,留得 华清 《按乐图》。” 明 吴宽 《大房金源诸陵》诗之一:“却是 宣和 解亡国,穹庐黄屋恐非心。”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十九:“ 伯时 擅丹青,神到秋毫颠; 宣和 爱遗笔,幅值数百千。”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九奏
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书·益稷》“《簫韶》九成,凤凰来仪” 孔 传:“备乐九奏而致凤凰” 孔颖达 疏:“成,谓乐曲成也。 郑 云:‘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序》:“ 微之 梦得 尝云:‘此乃九奏中新声,八珍中异味也。’”参见“ 九成 ”。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寿岳
指南岳 衡山 。 五代 齐己 《回雁峰》诗:“壮堪扶 寿岳 ,灵合置仙坛。”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善邻
跟邻国或邻居友好相处。《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国语·晋语二》:“夫固国者,在亲众而善邻。” 宋 文天祥 《刘定伯墓志铭》:“乡人有为芥蒂,君一语輒化,有不善,开譬之无以为望,和气薰浹,蒸然善邻。”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使星
《后汉书·李郃传》:“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謡。使者二人当到 益 部,投 郃 候舍。时夏夕露坐…… 郃 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后因称使者为“使星”。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九:“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清 赵翼 《树斋述庵奉使秦邮扁舟往晤》诗:“难得两使星,皆是我旧雨。”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拱极
犹拱辰。《旧唐书·礼仪志二》:“叶台耀以分辉,契编珠而拱极。”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正献公 知 扬州 ,《贺景灵宫成表》有云……迴廊曼衍,图拱极之近僚;祕殿重深,列仪坤之正位。”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千官
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叶叶 《书壬 * 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洋洋
(1) 形容众多或丰盛
洋洋万言
(2) 盛大
河水洋洋
(3) 广远无涯
牧野洋洋
(4) 美善
声蔼洋洋
洋洋德音
(5) 喜乐
喜气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形容声音响亮
钟磬洋洋
流水声洋洋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朝野
朝廷和民间,现指政府方面和非政府方面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欢娱
欢欣娱乐
宋代,苏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