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原文
欲红未红枫树枝,寥萧凉籁袭人吹。
恍疑身在耆阇窟,参得香林拖地眉。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诗词问答
问:《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七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参考注释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树枝
从树的主干或大枝上生长的枝条;特指从主干上生长的枝条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萧凉
萧条凄凉。 明 胡春生 《蔬堂坐雨》诗:“萧凉尝拥几,一静得餘情。” 清 黄景仁 《摸鱼儿》词:“人海里,只我两閒人,吟占萧凉地。”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恐将来,那惨酷,百倍萧凉。”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袭人
侵袭到人;薰人。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独有 南山 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砚深紫色,古斗样,每贮水磨濡久之,则香气袭人,如龙脑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於翰林院后堂东 宝善亭 内发出 宋 版《文选》一部,纸墨精好,古香袭人。”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这第一要怪我的近视眼,第二要怪那袭人的暮色。”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恍疑
犹仿佛。《西游记》第二八回:“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荔枝排芽。”《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孩抱何缘亲见帝?恍疑鬼使与神差。”《瓯北诗话》卷十引 清 查慎行 《渡洞庭湖》诗:“恍疑天四合,长见日当中。”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耆阇
耆闍崛山 的简称。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旄牛徼外 乌斯藏 ,传是 耆闍 古灵隩。”参见“ 耆闍崛山 ”。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香林
(1).花木林。 南朝 宋 沉怀远 《南越志》:“ 盆元县 利山 上多香林。”
(2).禅林。 唐 储光羲 《题眄上人禅居》诗:“江流映朱户,山鸟鸣香林。”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徘徊龙象侧,始见香林花。” 刘开扬 笺注:“香林称佛寺。” 宋 苏轼 《赠诗僧道通》诗:“香林乍喜闻薝卜,古井惟愁断轆轤。”
乾隆,常山峪行宫八景,枫香阪,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