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竺庵咏慈柏】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东竺庵咏慈柏]东竺庵咏慈柏原文
竹无百岁枝,柏有千年调。
法竹偶其沈,图柏实我肇。
云栈历嵫釐,竺宇面前造。
慈柏置精室,依然老而少。
气象既古穆,风度复窈窕。
譬彼十八公,幻作童年貌。
可拟崆峒访,直欲淇奥傲。
回跸展图看,更当参点到。
[东竺庵咏慈柏]诗词问答
问:东竺庵咏慈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东竺庵咏慈柏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东竺庵咏慈柏]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四
2. 向曾仿沈周慈竹法图此慈柏
[东竺庵咏慈柏]参考注释
[东竺庵咏慈柏]百岁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东竺庵咏慈柏]千年调
(1).长远之计。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想着这半世勤劳,也枉做下千年调。”《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老狗!老私窠!我只道你做了千年调,永世用不着儿孙。”
(2).词牌名。双调,仄韵。 宋 辛弃疾 有《千年调》词二首。原名“相思会”,因 辛 词有“刚作千年调”句,故改名。
[东竺庵咏慈柏]柏实
柏树结的果实。可入药。传说服之轻身延年。《晋书·隐逸传·郭瑀》:“﹝ 瑀 ﹞隐於 临松 薤谷 ,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新唐书·地理志二》:“ 陕州 陕郡 ……土贡:麰麦、栝蔞、柏实。”《本草纲目·木一·柏》﹝集解﹞引 苏颂 曰:“柏实以 乾州 者为最。三月开花,九月结子成熟,取采蒸曝,舂擂取仁用。”
[东竺庵咏慈柏]云栈
悬于半空中的栈道。 唐 王建 《送李评事使蜀》诗:“转江云栈细,近驛板桥新。” 宋 李质 《艮岳赋》:“险羊肠於九折,升云栈而心惊。”《随园诗话》卷二引 清 胡书巢 《朝天峡》诗:“旬月走云栈,登顿劳下上。”
[东竺庵咏慈柏]面前
跟前;面对着的地方
他来到国王面前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艰巨
[东竺庵咏慈柏]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东竺庵咏慈柏]气象
(1)
(2) 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下雨、闪电、打雷等等
气象万变
(3) 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4) [气象学]的俗称
(5) 事物的情况、态势
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6) 景色,景象
气象万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山气象
(7) 指迹象
见是伏兵气象
[东竺庵咏慈柏]古穆
古朴凝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北崖有石柱矗立,大倍於笋,而色甚古穆。” 清 恽敬 《答秦抚军书》:“古名人画无不古穆深厚,精能奇迈。”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例如《蜀碧》,总可以说是够惨的书了,然而序文后面却刻着一位 乐斋 先生的批语道:‘古穆有 魏 晋 间人笔意。’”
[东竺庵咏慈柏]风度
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
有风度的人
风度大方
[东竺庵咏慈柏]窈窕
(1) 文静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
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艳城郭。
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2) 幽深的
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东竺庵咏慈柏]十八公
指松。松字拆开则为十、八、公三字,故称。《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晋 张勃 《吴录》:“ 丁固 梦松树生其腹上。人谓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其为公乎!’” 宋 苏轼 《夜烧松明火》诗:“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元 方回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诗:“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
[东竺庵咏慈柏]童年
未成年时期;幼年
[东竺庵咏慈柏]崆峒
(1)
(2) 山名,在甘肃
(3) 岛名,在山东
(4) 指仙山
此去定教扶圣主,将军真可倚崆峒。——《杨家将演义》
[东竺庵咏慈柏]淇奥
亦作“ 淇澳 ”。1. 淇水 弯曲处。《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奥,隈也。” 晋 左思 《魏都赋》:“南瞻 淇 澳,则緑竹纯茂。”《宋书·谢灵运传》:“蔑 上林 与 淇 澳,验东南之所遗。” 明 张景 《飞丸记·发迹锄强》:“ 淇 澳万竿修,弄纱窗碎影揉,敲风声彻篔簹岫。”一说,为二水名。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卫风·淇奥》:“《正义》引 陆璣 疏云:‘ 淇 奥 二水名。’《释文》引《草木疏》曰:‘ 奥 亦水名。’ 刘昭 《郡国志》注引《博物志》云:‘有 奥水 流入 淇水 。’”
(2).《诗·卫风·淇奥序》:“《淇奥》美 武公 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諫,以礼自防,故能入相於 周 。”旧时常用以称颂辅佐国政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 齐 聘於 卫 , 卫侯 享之。 北宫文子 赋《淇奥》。” 杜预 注:“言 宣子 有 武公 之德。”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寿过 磻溪 ,德如《淇澳》,进了丹书作《抑》诗。” 明 何景明 《栖凤亭》诗:“至今遗爱思 莱公 ,万古看诗想《淇澳》。”
[东竺庵咏慈柏]回跸
指帝王返驾回宫。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迨和议成, 英 法 兵退至 天津 ,留京王大臣疏请回蹕,上将从之,为三奸所尼,屡下詔改行期。”《清史稿·礼志四》:“车驾蒞至輒悬奉,回蹕后庋藏。”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