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原文
丰碑耸立高寻尺,银钩铁画生光泽。
累累若若同时荣,莫混贤奸一片石。
天风凛烈护刚坚,表列平生胜竹帛。
他年元祐钩党臣,义形石工传安民。
岂知后世翻宝爱,几与谏院题名邻。
君不见山可砺兮河可带,桑田沧海还相代,此名一留不复败。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诗词问答
问: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注释
1.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参考注释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丰碑
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尤指值得记载或保存的艺术上或智慧上的成就
记德丰碑,所以垂名迹于不朽,树风声于没世。——《隋书·杨素传》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耸立
高高地矗立
高大建筑物的尖顶耸立在平原的上空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寻尺
喻微小或微细之物。《国语·晋语八》:“夫 絳 之富商……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无大绩於民故也。”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 宋 苏辙 《旦起理发》诗:“笑我守寻尺,求与真源逢。” 清 唐靖 《间加税》诗:“县官踏街衢,鞭度督寻尺。”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银钩铁画
同“ 铁画银鉤 ”。 明 黄景仁 《赠白下周幔亭》诗:“雄词艳句萃尺幅,银鉤铁画穷毫纤。”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光泽
光彩;光华
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天山景物记》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累累
(1) 多次
(2)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若若
(1).长而下垂的样子。《汉书·佞幸传·石显》:“ 牢 邪 石 邪, 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 颜师古 注:“若若,长貌。” 唐 柳宗元 《故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若若紫綬,荣于高堂。” 清 钱谦益 《渡淮河闻何三季穆之讣》诗:“自言星星髮,不紆若若綬。”
(2).众多的样子。《列子·力命》:“今昏昏昧昧,纷纷若若,随所为,随所不为。”
(3).每每,常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猴》:“女自是精爽迷罔,顿如痴人,正昼眠睡,暮则华妆艷饰,伺夜,若若有所之。”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时荣
当时的荣华。《北史·程骏传》:“﹝ 骏 ﹞性介直,不竞时荣。”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一片石
一片石头,后专指碑碣。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七:“ 温子昇 作《韩陵山寺碑》, 信 ( 庾信 )读而写其本。南人问 信 曰:‘北方文士何如?’ 信 曰:‘惟有 韩陵山 一片石堪共语。’” 唐 李白 《襄阳歌》:“君不见 晋朝 羊公 一片石, * 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按,此指 襄阳 岘山 的 羊祜 堕泪碑。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凛烈
由于某种性质(如酸味、气味、猛烈性、凶暴性,寒气,或精力)的显著发展而突出于其同类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刚坚
坚硬;坚强。《管子·地员》:“五纑之状,强力刚坚。”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六:“炼就一丸天上药,顿然心地永刚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朕必立一刚坚不可夺志之人为尔天下共主。”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竹帛
(1).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
(2).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 幽 都,竹帛烂勋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庙,垂名於竹帛。” 梁启超 《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钩党
谓相牵引为同党。《后汉书·灵帝纪》:“中常侍 侯覧 讽有司奏前司空 虞放 ,太僕 杜密 ……皆为鉤党,下狱,死者百餘人。” 李贤 注:“鉤谓相牵引也。”《文选·范晔<宦者传论>》:“因復大考鉤党,转相诬染。” 李周翰 注:“鉤党,谓鉤取諫者同类,使转相诬谤而杀之也。” 明 杨琏 《龙膏记·起衅》:“非全气体曾鉤党,变仓皇有谁相信,须防。”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义形
同“ 仪型 ”。《隶篇》第十二:“义, 晋 《孙夫人碑》皆是义形。 翟云昇 曰以义形为仪型。”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石工
(1) 采石或加工石料
(2) 切割、雕刻或修整石头的工人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安民
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 孔颖达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张居正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说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盘清府库。”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后世
(1) 所有相继的世代
后世之谬其传。——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君。——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
旷后世而不闻。
后世且行之。——清· 刘开《问说》
为了后世的利益
(3) 后代
后世子孙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宝爱
珍爱。《后汉书·杜林传》:“ 林 前於 西州 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 宋 刘子翚 《兼道携古墨来》诗:“汗青得失更谁论,尤物竞为人宝爱。” 明 文徵明 《跋沉仲说小简》:“ 仲説 书法最精,见者咸争宝爱。” 郭沫若 《后悔》:“我小的时候唯一的玩物只是一个橡皮人儿,我宝爱得什么似的。”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谏院
(1).御史台的别称。 唐 刘禹锡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诗:“相门才子 高阳 族,学者清资五品官。諫院过时荣棣萼, 谢 庭归去蹋芝兰。”按, 令狐博士 指 令狐楚 ,尝为 河南 尹兼御史大夫。 开成 元年四月,检校左仆射、 兴元 尹。
(2).谏官官署。 宋 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 宋 司马光 有《諫院题名记》。《文献通考·职官四》:“ 明道 初, 陈执中 为諫官,屡请置院,於是以门下省为諫院。”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小弟旧自理官,召居諫院,避人焚草,儘怀匡主之心。”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题名
(1) 题目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
(2) 写上姓名作为标记
对联、题名。——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请题名留念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桑田沧海
晋 葛洪 《神仙传· * 》:“ * 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向到 蓬莱 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畧半也,岂将復还为陵陆乎!’”后因以“桑田沧海”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元 王进之 《春日田园杂兴》诗:“桑田沧海几兴亡,岁岁东风自扇扬。”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自从桑田变沧海,经过空城泪如泉。”《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列公,你道怎个苍狗白云,天心无定;桑田沧海,世事何常。”
[读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还相
轮流;递相。《礼记·礼运》:“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 孔颖达 疏:“犹若孟春则建寅之月为诸月之本,仲春则以建卯之月为诸月之本,是还迴迭相为本也。”《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叡 大兴众役,还相攻伐。”《魏书·杨津传》:“ 洛周 脱 津 衣服,置地牢下,数日,欲将烹之,诸贼还相諫止,遂得免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竇儼 ﹞判太常寺,校管籥鐘磬,辨清浊上下之数,分律吕还相之法,去 京房 清宫一筦,调之二年,方合大律。”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