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滞】作者:陈淳 朝代:宋代
[警滞]警滞原文
宾主辨贵白,死生路宜分。
当克即便克,当存即必存。
直须要脱洒,如彼霁月轮。
超然物累上,无复渣滓浑。
不须事黏滞,如咬老树根。
弥年齧不断,岂不妨吾仁。
[警滞]诗词问答
问:警滞的作者是谁?答:陈淳
问:警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淳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淳
[警滞]参考注释
[警滞]宾主
宾客和主人
宾主共进午餐
[警滞]死生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説。”《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宋 苏轼 《题文与可墨竹》诗:“谁云死生隔,相见如 龚 隗 。”
(2).犹言盈亏、消长。《孙子·虚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3).杀生。《国语·越语下》:“死生因天地之刑。” 韦昭 注:“死,杀也。”
(4).偏义复词。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堪託死生。”
(5).偏义复词。指死亡。 唐 高适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二:“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
[警滞]即便
——用来加强语气,指即使;纵使
即便你有理,也不该发脾气啊!
[警滞]须要
客观情况要求一定要
写文章须要真实、准确
[警滞]脱洒
(1) 指文章高超、清逸
(2) 超脱;洒脱
脱洒不俗
[警滞]月轮
(1) 指圆月
(2) 泛指月亮
[警滞]然物
犹言主宰万物。《鹖冠子·度万》:“所谓天者,言其然物而无胜者也。” 陆佃 注:“言天者君道也,可天下之物而莫之胜也。”
[警滞]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警滞]渣滓
(1)
(2) 精选提炼后的残渣
(3) 比喻对社会有危害的不法分子
[警滞]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警滞]黏滞
(1).执着,不洒脱。《朱子语类》卷二二:“看文字要脱洒,不要黏滞。”
(2).滞留。 闻一多 《红烛·孤雁》:“不要渍湿了你的翅膀,黏滞了你的行程。”
[警滞]树根
树的根部
[警滞]弥年
(1).高年。《逸周书·谥法》:“弥年寿考曰胡。”
(2).经年;终年。《后汉书·李固传》:“ 永和 中, 荆州 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 固 为 荆州 刺史。” 唐 韦应物 《七夕》诗:“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明 归有光 《与吴三泉书》:“弥年沉疴,无一日强健。”
[警滞]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警滞]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宋代,陈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