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_释印肃 | 宋代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作者:释印肃 朝代:宋代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原文

护净烧汤不离坑,慈和三昧益群盲。
十方诸佛皆如是,岂效披毛业报生。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诗词问答

问:行住坐卧三十二颂的作者是谁?答:释印肃
问: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印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印肃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释印肃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书法图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_释印肃 | 宋代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书法作品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参考注释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不离

(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慈和

(1)

(2) 慈祥温和

(3) 慈爱和睦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三昧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披毛

方言。披散的头发。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九:“﹝ 曾师母 ﹞不很好看,却是喜欢打扮,长长的披毛,梳得拱拱的,外面全没有那样梳法。”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业报

佛教语。业因与果报。谓一切行为都有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王若杀我,我之与王俱堕恶道,王有断命之罪,我怀怨讎之心,业报皎然,善恶明矣。”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代宗 惑释氏业报轻重之説,政事多託於宰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是宜阳有明刑,阴有业报耳。”

,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_释印肃 | 宋代
  • 【司空相公挽歌】_王禹偁 | 宋代
  • 【司空相公挽歌】_王禹偁 | 宋代 >> 【司空相公挽歌】_王禹偁 | 宋代...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_释印肃 | 宋代
  • 【贤良马叔度和周内翰送予粹越诗见贻次韵奉酬】_喻良能 | 宋代
  • 【贤良马叔度和周内翰送予粹越诗见贻次韵奉酬】_喻良能 | 宋代 >> 【贤良马叔度和周内翰送予粹越诗见贻次韵奉酬】_喻良能 | 宋代...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_释印肃 | 宋代
  • 【句】_赵闻礼 | 宋代
  • 【句】_赵闻礼 | 宋代 >> 【句】_赵闻礼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