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偶成】_何梦桂 | 宋代

【偶成】作者:何梦桂 朝代:宋代

[偶成]偶成原文

一卷南华一炷香,身閒随处是仙乡。
竹声侵户朝眠觉,花影移阶昼坐忘。
杜曲自耕贫亦乐,柴桑可葬死何妨。
悠悠往事俱尘土,剩得头颅上雪霜。

[偶成]诗词问答

问:偶成的作者是谁?答:何梦桂
问:偶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何梦桂的名句有哪些?答:何梦桂

[偶成]何梦桂偶成 书法图

【偶成】_何梦桂 | 宋代
偶成书法作品

[偶成]参考注释

[偶成]一卷

一排。《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里面是小小的三间两捲房子。前一捲三间,通连左右两铺,靠窗南炕;后一捲,一明两暗。”

[偶成]南华

(1).《南华真经》的省称。即《庄子》的别名。 唐 贾岛 《病起》诗:“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盃。”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庄周 《南华》,其文辞瑰崛横放,固独行天地间。” 林纾 《<百大家评选韩文菁华录>序》:“今篤老无用,尚集诸生讲《南华》、《左》、《史》及 韩 、 欧 之文。”

(2). 南华真人 的省称,即 庄子 。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 南华 吾师也,亲居贱职; 东方 达人也,安乎卑位。” 宋 苏轼 《和归去来兮辞》:“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驾言随子听所之,岂以师 南华 而废从 安期 。”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法常 首座《渔父词》云:‘蝶梦 南华 方栩栩,斑斑谁跨 丰干 虎。’”

(3).华南,南 中国 。 陈毅 《夜过江阴履国防废垒有作》诗:“客过风兴敌惶急,军民游击满南 华 。”

[偶成]一炷香

(1).一枝香或一束香。 唐 李中 《赠念法华经绶上人》诗:“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宋 王禹偁 《书斋》诗:“屏山独卧千峯雪,御札时开一炷香。” 宋 陆游 《夜香》诗:“清夜一炷香,实与天心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此一炷香,愿化去死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

(2). 明 清 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清 翟灏 《通俗编·手本》:“今手本单书官衔姓名,俗号一炷香者,长刺也。”

[偶成]随处

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偶成]仙乡

敬辞,用于问对方的籍贯

朝使大人仙乡何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偶成]眠觉

睡醒。 唐 薛能 《杨柳枝》词之五:“青楼一树无人见,正是女郎眠觉时。”

[偶成]坐忘

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郭象 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唐 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清 钱谦益 《<颜子疏解>叙》:“不违仁者三月也,不违如愚者终身也。忘仁义,忘礼乐,而至于坐忘也。”

[偶成]杜曲

(1).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 樊川 、 御宿川 流经其间。 唐 大姓 杜 氏世居于此,故名。 唐 唐彦谦 《长溪秋望》诗:“寒鸦闪闪前山远, 杜曲 黄昏独自愁。” 宋 陆游 《新寒》诗:“ 杜曲 新愁随断雁, 辽阳 遗恨入疎砧。” 元 张可久 《折桂令·幽居》曲:“生计无多。 陶令 琴书, 杜曲 桑麻。”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 五陵 固多胜概,而 杜曲 为最。”

(2).指 唐 杜牧 。 卷盦 《<蔽庐丛志>序》:“语《萧选》、《文心》之编,则违戾庸众;吟 杜曲 、 樊南 之句,则匿笑僮僕。”

[偶成]柴桑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偶成]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偶成]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偶成]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偶成]尘土

细小的土灰

[偶成]头颅

人的头

抛头颅,洒热血

[偶成]雪霜

(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

【偶成】_何梦桂 | 宋代
  •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_赵蕃 | 宋代
  •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_赵蕃 | 宋代 >>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_赵蕃 | 宋代...

    【偶成】_何梦桂 | 宋代
  • 【第一百七十九】_文天祥 | 宋代
  • 【第一百七十九】_文天祥 | 宋代 >> 【第一百七十九】_文天祥 | 宋代...

    【偶成】_何梦桂 | 宋代
  •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_苏颂 | 宋代
  •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_苏颂 | 宋代 >>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_苏颂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