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晓】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秋晓]秋晓原文
閒步空庭倚石栏,寥萧秋色入澄观。
千章树叶随风落,一夜蛩音到晓寒。
雁字排空长不断,荷衣贴水那胜单。
招提何处晨钟度,隐隐霜声带月残。
[秋晓]诗词问答
问:秋晓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秋晓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秋晓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秋晓]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三十
[秋晓]参考注释
[秋晓]空庭
幽寂的庭院。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虚馆絶諍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 刘长卿 《客舍喜郑三见寄》诗:“穷巷无人鸟雀閒,空庭新雨莓苔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良夜迢迢甚伴?对空庭寂寞,花光清絶。”
[秋晓]石栏
见“ 石阑干 ”。
[秋晓]寥萧
冷落;冷清。《晋书·庾翼传》:“ 翼 报曰:‘ 殷君 始往,虽多骄豪,实有风力之益,亦似由有佳儿、弟,故不令物情难之。自顷以来,奉公更退,私累日滋,亦不稍以此寥萧之也。’” 清 赵翼 《偶题》诗:“风雨寥萧昼掩庐,一编吟到夜窗虚。”
[秋晓]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秋晓]千章
(1).千株大树。《史记·货殖列传》:“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 宋 叶适 《毋自欺室铭》:“蔚然千章,被冒洞谷。”
(2).指大树千株。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百倾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赵光荣 《长篇十四章》:“拔地势涌出,众木还千章。”
[秋晓]树叶
树木的叶子。《汉书·眭弘传》:“ 上林苑 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南史·齐纪上·武帝》:“二月丙寅,大风, 吴兴 偏甚,树叶皆赤。”《红楼梦》第三一回:“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背阴覆下的就是阴了。” 丁玲 《水》一:“接着,更隐隐约约在树叶之中,现出闪闪的火光。”
[秋晓]随风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秋晓]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南史·吕僧珍传》:“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 吴王 苑内花。”
[秋晓]雁字
亦作“鴈字”。1.成列而飞的雁群。群雁飞行时常排成“一”或“人”字,故称。语出 唐 白居易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诗:“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宋 范成大 《北门覆舟山道中》诗:“鴈字江天闻塞管,梅梢山路欠溪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栏杆低雁字,帘幙掛冰条;炭冷香消,人瘦晚风峭。”
(2).像飞雁整齐而有秩序的行列。 清 曹寅 《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诗:“绳量马道不嶔斜,雁字排栽筑水沙。” 清 赵翼 《佩香迭韵来索和》:“綵仗迎神排雁字,珍厨款客截鹅肪。”
(3).犹雁序。比喻兄弟。 唐 陈陶 《贺容府韦中丞大府贤兄新除黔南经略》诗:“列国山河分雁字,一门金玉尽龙驤。”一本作“ 雁序 ”。
[秋晓]排空
冲向天空,高升到天空中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秋晓]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秋晓]荷衣
(1).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吕延济 注:“芰製、荷衣,隐者之服。”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荷衣垂钓且安命, 金马 招贤会有时。” 明 高启 《归吴至枫桥》诗:“寄语里閭休復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2).指旧时中进士后所穿的绿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荷衣新染御香归,引领群仙下翠微。” 明 王錂 《寻亲记·报捷》:“一别后杳无音信,知他有着荷衣分。”
[秋晓]贴水
(1)
(2) 调换票据或兑换货币时,因比价的不同,比价低的一方给另一方补差额
(3) 调换票据或兑换货币时所补的差额
[秋晓]招提
(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 拓提 ”。
(2).招引提携。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秋晓]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秋晓]晨钟
清晨的钟声。 北周 庾信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鐘。”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鐘,令人发深省。” 五代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一:“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鐘。”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太阳虽还在远方,海水中早听着晨钟在响:丁当,丁当,丁当。”
[秋晓]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秋晓]带月
谓披戴月色。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唐 刘长卿 《送张十八归桐庐》诗:“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明 杨慎 《伯劳吟》:“村妇侵星提瓮汲,山农带月架犂耕。”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