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首·其二】作者:王汝玉 朝代:明代
[杂诗十首·其二]杂诗十首·其二原文
远游历燕赵,抚剑黄金台。
昭王在何许,遗迹空蒿莱。
是时穷秋后,朔漠悲风来。
惊沙掩白日,六龙就西颓。
羁怀无与欢,俯仰独徘徊。
徘徊将安之,零泪曾沾怀。
[杂诗十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杂诗十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王汝玉
问:杂诗十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汝玉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汝玉
[杂诗十首·其二]注释
1. 押词韵第五部
[杂诗十首·其二]参考注释
[杂诗十首·其二]游历
(1) 到远地游览;考察
游历名山大川
(2) 漫游
[杂诗十首·其二]燕赵
(1).指 战国 时 燕 赵 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带。《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 燕 赵 无 齐 楚 , 齐 楚 无 燕 赵 也。”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余本 燕 赵 人,秉心愚且直。” 明 章美中 《秋思》诗:“凉风起 燕 赵 ,万里浮云阴。” * 《太行春感》诗:“从来 燕 赵 多豪杰,驱逐 倭 儿共一樽。”
(2).《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 燕 赵 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后因以“燕赵”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 梁武帝 《戏作》诗:“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 燕 赵 羞容止, 西 妲 惭芬芳。” 宋 苏舜钦 《昇阳殿故址》诗:“髑髏今成堆,皆昔 燕 赵 面。”
[杂诗十首·其二]抚剑
(1).按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遂超乘,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奋袂攘袵,抚剑东顾,而心已驰於 吴会 矣。” 唐 司空图 《冯燕歌》:“ 冯君 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非贸贸然暴虎冯河、抚剑疾视者所可与议也。”
(2).指从戎。 南朝 齐 谢朓 《和江丞北戍琅琊城》:“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杂诗十首·其二]黄金台
古台名。又称 金台 、 燕台 。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 北易水 南。相传 战国 燕昭王 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 黄金臺 。” 钱振伦 注:“《上谷郡图经》曰:‘ 黄金臺 , 易水 东南十八里, 燕昭王 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五:“ 燕昭 延 郭隗 ,遂筑 黄金臺 。” 清 吴伟业 《夜宿阜昌》诗:“草没 黄金臺 ,犹忆 昭王 迎。”
[杂诗十首·其二]何许
什么;哪里
陈留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后汉书·陈留老父传》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贾二是何许人,竟敢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杂诗十首·其二]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杂诗十首·其二]蒿莱
(1).野草;杂草。《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蒿莱。”《后汉书·独行传·向栩》:“﹝ 向栩 ﹞及到官,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 唐 杜甫 《夏日叹》诗:“万人尚流冗,举目惟蒿莱。”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2).草野。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一:“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唐 岑参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诗:“还须及秋赋,莫即隐蒿莱。” 黄侃 《效庾子山<咏怀>》:“我本蒿莱人,焉能知治乱?”
[杂诗十首·其二]秋后
(1).立秋以后。《魏书·广陵王羽传》:“今始维夏,且待至秋后。” 唐 杜甫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诗:“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唐 皮日休 《怀鹿门县名离合》诗之一:“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閒数晚来鱼。” 唐 罗隐 《寄徐济进士》诗:“霜压 楚 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
(2).指秋收以后。 王安友 《协作》:“现在什么也别说了,等着秋后看产量吧。”
[杂诗十首·其二]朔漠
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后汉书·袁安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唐· 杜甫《咏怀古跡》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莫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诗十首·其二]悲风
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
高树多悲风。——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
[杂诗十首·其二]惊沙
亦作“ 惊砂 ”。指狂风吹动的沙砾。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砂坐飞。”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利鏃穿骨,惊沙入面。” 清 丘逢甲 《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惊沙捲塞朝呼鶻,吹浪空江夜有豚。”
[杂诗十首·其二]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杂诗十首·其二]六龙
(1).谓《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孔颖达 疏:“乾元乃统天之义,言乾之为德,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控御於天体。六龙即六位之龙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谓之六位也。”
(2).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为御者。 汉 刘向 《九叹·远游》:“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於扶桑。” 晋 郭璞 《游仙诗》:“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復愿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诗:“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咏怀》:“六龙匿西山,蒙汜扬頽波。”
(3).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汉 刘歆 《述初赋》:“揔六龙於駟房兮,奉华盖於帝侧。”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金鳌山》:“少焉,千乘万骑毕集,始知为六龙临幸。” 吴梅 《步北城狮子山访阅江楼遗址不得》诗:“六龙曾此驻云车,何处重寻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号曰六龙。”《晋书·温羡传》:“父 恭 , 济南 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号曰六龙。”《晋书·卞壸传》:“父 粹 ,以清辩鉴察称。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 卞氏 六龙。”
[杂诗十首·其二]西颓
亦作“ 西隤 ”。向西坠落。指夕阳西下。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灼灼西隤日,餘光照我衣。”《文选·潘岳<寡妇赋>》:“四节流兮忽代序,岁云暮兮日西頽。” 李善 注:“《説文》曰:‘頽,坠也。’” 唐 徐浩 《宝林寺作》诗:“逝川惜东逝,驰景怜西頽。”
[杂诗十首·其二]羁怀
亦作“羇怀”。寄旅的情怀。 唐 司空曙 《残莺百啭歌》:“ 谢朓 羇怀方一听, 何郎 闲咏本多情。” 宋 苏舜钦 《依韵和王景章见寄》:“咄嗟谤口闻高谊,披豁羇怀见雅吟。” 元 白无咎 《百字折桂令》词:“弓剑萧萧,一径入烟霞。动羈怀、西风木叶,秋水蒹葭。” 明 欧大任 《除夕九江官舍》诗:“饯岁 潯阳 馆,羈怀强笑欢。烛消深夜酒,菜蔟异乡盘。”
[杂诗十首·其二]无与
(1).不给予。《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亷;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法苑珠林》卷六:“无取无与,无我所心;脱欲所须,便可提去。”
(2).犹不跟,不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 王太常 ﹞生子 元丰 ,絶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
不参预;不相干。《左传·襄公十四年》:“詰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汉书·张汤传》:“ 汤 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 汤 无与也,不谢。” 颜师古 注:“与读曰豫。无豫,谓不干其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凡损於物,皆无与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赵康敏》:“公子孙自不肖,不能守此业;此宅且数易主人,与某无与。”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民声寂寥,羣志幽閟,岂以为匹夫无与于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虏也。”
[杂诗十首·其二]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杂诗十首·其二]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明代,杂诗首,王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