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值雨】作者:祁顺 朝代:明代
[九江值雨]九江值雨原文
才喜三冬雪,翻愁一日霖。
岸平江水溢,路断岭云深。
白点忧时鬓,丹存报国心。
寒窗灯火夜,欹枕不成吟。
[九江值雨]诗词问答
问:九江值雨的作者是谁?答:祁顺
问:九江值雨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九江值雨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祁顺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顺
[九江值雨]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九江值雨]参考注释
[九江值雨]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九江值雨]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九江值雨]水溢
亦作“ 水泆 ”。水泛滥。《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孔颖达 疏:“水溢,谓水之汎溢。”《管子·山权数》:“农夫敬事力作,故天毁埊,凶旱、水泆,民无入於沟壑乞请者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恒山日记》:“不知何年两崖俱凿石坎,大四五尺,深及丈,上下排列,想水溢时,插木为阁道者。”
[九江值雨]忧时
忧念时事。 明 刘基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诗》:“避难移家适远乡,忧时一夜百回肠。”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朝廷赠答之风衰,草野忧时之言作矣。”
[九江值雨]报国
为国家竭诚效力
精忠报国
[九江值雨]寒窗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
十年寒窗
[九江值雨]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九江值雨]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明代,祁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