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作者:陈师道 朝代:宋代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原文
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
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
两亲须薄禄,一障欲乘边。
往问频夫子,何妨试著鞭。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诗词问答
问: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陈师道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 书法图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书法作品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参考注释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经年
(1) 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
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卧病经年
(2) 全年
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众口
(1).众人的言论;舆论。《战国策·秦策三》:“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无翼而飞。”《汉书·刘向传》:“上内重 堪 ,又患众口之寖润,无所取信。”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三出:“不是我痴心妄想千年调,只恐怕昔富今贫众口嘲。”
(2).众人之口。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各该官军家丁众口齐称,先年抚、道不扣粮餉,抚养军民。”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两亲
双亲,父母。 宋 杨万里 《龚令国英小集诗》:“两亲问消息,敢道不平安。” 沙汀 《困兽记》十九:“最后,她决心暂时回娘家去,然而,她在半途上又动摇了,想起了她同两亲间的种种龃龉,于是她就临时变了计划,满怀期望的到 田 家去。”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薄禄
(1).菲薄的俸禄。 唐 杜甫 《客堂》诗:“上公有记者,累奏资薄禄。” 宋 曾巩 《游鹿门不果》诗:“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 宋 秦观 《次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兼简邓慎思》:“薄禄养亲甘旨少,满包时赖故人供。”
(2).福薄,福分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復得此妇……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乘边
防守边境。《汉书·韩安国传》:“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天下同任,又遣子弟乘边守塞。” 颜师古 注:“乘,登也,登其城而备守也。”《新唐书·解琬传》:“前后乘边积二十年…… 华 虏安之。” 宋 王安石 《省兵》诗:“方今将不择,独以兵乘边。”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夫子
(1)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2)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4) 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5) 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宋代,陈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