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作者:姬翼 朝代:元代
[临江仙]临江仙原文
自笑口头闲伎俩,口头毕竟非真。
早知拂却舌尖尘。
三缄常默默,超出是非津。
屏尽千魔并万难,闲中顿觉颐神。
好风明月自相亲。
多生缘习断,印证本来人。
[临江仙]诗词问答
问:临江仙的作者是谁?答:姬翼
问:临江仙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临江仙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姬翼的名句有哪些?答:姬翼
[临江仙]姬翼临江仙 书法图
临江仙书法作品
[临江仙]参考注释
[临江仙]笑口
指笑时口部形态,笑容。 南唐 冯延巳 《莫思归》词:“花满名园酒满觴,且开笑口对穠芳。” 清 姚鼐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及在座诸君》诗之六:“朱颜今已过,笑口古难开。”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有时则寻些小玩意儿来开开笑口,但这也就是得罪人。”
[临江仙]伎俩
(1) 手段;花招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2) 技艺;本领
见他伎俩,飞 * 太祖。——明·佚名《英烈传》
[临江仙]口头
嘴上
只图口头上快意,绝不想到实行。——曹禺《北京人》
[临江仙]毕竟
(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2) 坚持
卜良毕竟要说明, 赵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惊奇》
[临江仙]早知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临江仙]三缄
“三缄其口”的略语。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昔 陈灵 之被矢, 灌氏 之泯族,匪降自天,口实为之。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三缄之戒,岂欺我哉。” 唐 许浑 《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诗:“帝图忧一失,臣节耻三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闺鉴图说跋》:“子韦布之士,岂知国家大计,宜从此三缄,无自取祸也。”
[临江仙]默默
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临江仙]超出
超越;超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 瞿秋白 《乱弹·谈谈<三人行>》:“因为他的思想的水平线和科学智识的丰富,超出于许多自以为‘写实主义文学家’之上。”
[临江仙]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临江仙]万难
(1) 非常难于;极难
万难同意
(2) 一切困难
排除万难
[临江仙]顿觉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临江仙]颐神
犹养神。《后汉书·王充传》:“裁节嗜欲,颐神自守。” 晋 陆云 《登遐颂·焦生》:“颐神太素,淑思玄冲。” 唐 韩愈 《闵己赋》:“恶饮食乎陋巷兮,亦足以颐神而保年。”
[临江仙]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临江仙]相亲
(1) 互相亲爱;相亲近
(2) 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
[临江仙]多生
佛教以众生造善恶之业,受轮回之苦,生死相续,谓之“多生”。 唐 白居易 《味道》诗:“此日尽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 宋 苏轼 《入寺》诗:“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清 吴伟业 《同孙浣心郁静岩家纯祜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今日 云门 纔喫棒,多生 山谷 少安禪。”
[临江仙]缘习
犹因袭。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被紫荷橐。按荷橐,即持荷之荷也。或以为紫荷橐,非也。 宋之京 云:‘猥挈荷橐,预从豹乘。’皆缘习之误。”
[临江仙]证本
够本,保本。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 苏秦 只是旧 苏秦 ,今日箇证本,想皇天也不负读书人。” 明 朱有燉 《义勇辞金》第四折:“将你那血沥沥六阳,涴了我明滉滉钢刀,敢恰证本。”
[临江仙]来人
送取东西来的人,带信人
收条请交来人带回
元代,姬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