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风】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西南风]西南风原文
昨每东北风,似于行程为顺适。
今朝西北风,却于行程为偏逆。
人情恶逆而好顺,好今恶昨予情易。
岂其好恶异乎人,缘有心中别筹画。
河工今逮放溜时,东北风阻西南射。
借势洪波归引河,事半庶几功倍翕。
路途麈壒乃其常,西南企望喜音获。
[西南风]诗词问答
问:西南风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西南风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西南风]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七
2. 昨阿桂奏引河已挑至六分以上月内完竣即可开放若借西南风势逼溜直射入引河实为事半功倍惟颙望喜音之至耳
[西南风]参考注释
[西南风]东北
(1) 指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2) 泛指东北方向
[西南风]行程
路程;旅程
[西南风]顺适
(1) 顺从;舒适
环境顺适
(2) 顺从;迎合
顺适其意
[西南风]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西南风]西北风
从西北吹来的风
[西南风]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西南风]恶逆
(1).奸恶逆乱。《汉书·师丹传》:“ 丹 恶逆暴著,虽蒙赦令,不宜有爵邑,请免为庶人。”《隋书·李密传》:“不追 诸葛瞻 之忠诚,乃为 霍禹 之恶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是时 瑾 ( 刘瑾 )之恶逆方炽,不闻 野亭 有所论列。”
(2).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指殴打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死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人。《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 延臣 言 彦珣 杀母,杀母恶逆不可赦。” 胡三省 注:“律有十恶,杀父母者恶逆,恩赦之所不原。” 宋 苏轼 《缴进张诚一词头状》:“使诚有之,虽肆诸市朝,犹不为过。使诚无之,亦当为 诚一 辨明。缘事係恶逆不道,非同寻常罪犯,可以不尽根究。”参阅《唐律疏议·名例》。
[西南风]岂其
(1).犹何必。《诗·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魴。岂其取妻,必 齐 之 姜 。” 郑玄 笺:“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后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国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贞顺而已。”《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谷口 郑子真 不詘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清 李调元 《勦说·岂其卿》:“岂其卿者,犹云何必卿也。”
(2).犹难道。《左传·昭公三年》:“ 肸 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杜预 注:“言必不得祀。”《楚辞·离骚》:“岂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西南风]好恶
偏好;喜好
翻译时不应根据自己的好恶改变原文的意思
[西南风]有心
有某种想法
有心人
[西南风]筹画
谋划。《汉书·王莽传上》:“受羣贤之筹画,而上以闻,不能得什伍。”《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潁川 戏志才 ,筹画士也, 太祖 甚器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值 魏太祖 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
[西南风]河工
(1) 治河工程,特指治黄工程
(2) 整治河流的工人
[西南风]放溜
任船顺流自行。 南朝 梁元帝 《早发龙巢》诗:“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千摇万兀到 樊口 ,一箭放溜先鳬鷖。” 清 黄景仁 《春雨望新安江》诗:“明当放溜趁新涨,卧听船鼓催逢逢。”
谓陆上潦水注河。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万一上游放溜,下游随决。”
[西南风]北风
(1) 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
(2) 尤指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
(3)
(4) 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
(5) 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西南风]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西南风]借势
(1) 依靠别人的势力
(2) 乘机;乘势
借势逃脱
[西南风]洪波
* 浪
大海掀起洪波
[西南风]引河
为引水灌溉而开挖的河道
[西南风]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西南风]路途
(1) 路程
路途遥远
(2) 道路
你熟悉这一带的路途
[西南风]乃其
于是;就。《书·多方》:“我乃其大罚殛之。”《国语·晋语一》:“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释君。”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五:“其与乃同意,故又以乃其连文。”
[西南风]企望
盼望
并不企望住在壮观的大楼里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