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初到陈州二首】_苏辙 | 宋代

【初到陈州二首】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初到陈州二首]初到陈州二首原文

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
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
俎豆终难合,诗书强欲明。
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
久爱闲居乐,兹行恐遂不。
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
枕畔书成癖,湖边柳散愁。
疏慵愧韩子,文字化潮州。

[初到陈州二首]诗词问答

问:初到陈州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初到陈州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初到陈州二首]参考注释

[初到陈州二首]无向

亦作“ 无响 ”。没有声音,没有感应。道家所称寂静虚无的境界。《庄子·在宥》:“处乎无嚮,行乎无方。”一本作“无响”。 成玄英 疏:“无感之时,心如枯木,寂无影响也。” 晋 张华 《女史箴》:“忽谓幽昧,灵监无象;勿谓玄漠,神听无响。”

[初到陈州二首]归田

(1) 指辞官归里,退隐

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晋书·李密传》

解甲归田

(2) 归还田地;旧指归还耕种的公田

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汉书·食货志上》

[初到陈州二首]传道

(1) 向听众讲授解释道义、道行

(2) 古时指传授圣贤之道,后也指传教

[初到陈州二首]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初到陈州二首]俎豆

(1)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2) 指奉祀

俎豆千秋

[初到陈州二首]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初到陈州二首]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初到陈州二首]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初到陈州二首]居乐

居家和乐。《国语·晋语四》:“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彊,故曰豫,其繇曰:利建侯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 韦昭 注:“居乐,母在内也;出威,震在外也。居乐故利建侯,出威故利行师。”

[初到陈州二首]上官

(1) 复姓

(2) 高官;大官

[初到陈州二首]碌碌

(1) 多石头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无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许多事要做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楼梦》

(4) 车转滚动声

[初到陈州二首]饱食

吃得饱,充分满足了需要量

[初到陈州二首]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初到陈州二首]枕畔

枕边。《全唐诗》卷七九五载《韩熙载客》诗:“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著衣裳。” 宋 苏舜钦 《师黯以彭甘五子为寄因怀四明园中此果甚多偶成长句以为谢》:“枕畔冷香通醉梦,齿边餘味涤吟魂。”

[初到陈州二首]成癖

(1).腹中积水成块。 唐 王焘 《外台秘要·疗癖方》:“因饮水浆,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聚而成癖。”

(2).成为癖好。 宋 梅尧臣 《襄城对雪》诗之一:“晓幔忻以捲,虚堂睡成癖。”

[初到陈州二首]散愁

排遣愁闷。 唐 杜甫 《简吴郎司法》诗:“却为姻婭过逢地,许坐曾轩数散愁。”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二上人》:“散愁漫入高僧舍,乘兴还过野老居。”

[初到陈州二首]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懒;懒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 梅尧臣 《自咏》:“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六:“疎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启 《东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怀陈伯恩》诗:“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

[初到陈州二首]韩子

(1).指 战国 韩非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 韩子 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陈书·袁宪传论》:“ 韩子 称为人臣委质,心无有二。 宪 弗渝终始,良可嘉焉。”

(2).指 唐 韩愈 。 宋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序说》:“ 韩子 曰:‘ 尧 以是传之 舜 , 舜 以是传之 禹 。’” 明 高启 《驱疟》诗:“ 韩子 盖有託,谁能辨其诗?”按, 韩愈 有《谴疟鬼》诗。 清 刘大櫆 《程书原传赞》:“余未识 秋官 , 秋官 一见余文,即以为今之 韩子 。” 清 董正位 《<归震川先生全集>序》:“ 唐 之中叶称 韩子 ,而与 韩子 同时者有 柳子厚 、 李习之 。”

(3).书名。《韩非子》的旧称。《汉书·艺文志》:“《韩子》五十五篇。名 非 , 韩 诸公子,使 秦 , 李斯 害而杀之。”

[初到陈州二首]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

  • 【句】_张献图 | 宋代
  • 【句】_张献图 | 宋代 >> 【句】_张献图 | 宋代...

  • 【答王君石遗包虎二轴】_梅尧臣 | 宋代
  • 【答王君石遗包虎二轴】_梅尧臣 | 宋代 >> 【答王君石遗包虎二轴】_梅尧臣 | 宋代...

  •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_陈亮 | 宋代
  •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_陈亮 | 宋代 >>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_陈亮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