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_范成大 | 宋代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原文

拄杖无边处处过,粉围红绕奈春何。
阊门昨日看不足,今日娄门花更多。
蜂蝶萧骚草露漫,小家篱落闭荒寒。
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阑烧烛看。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诗词问答

问:《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 书法图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_范成大 | 宋代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书法作品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参考注释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阊门

苏州城门名

《阊门即事》——唐· 张继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昨日

昨天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蜂蝶

亦作“蠭蜨”。1.蜂和蝶。 唐 韩愈 《花岛》诗:“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 江 南看不足。” 宋 陶穀 《清异录·花贼》:“ 温庭筠 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偏於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蠭蜨。”

(2).旧时常用以借指帮衬风月的人。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丽容矢志》:“自许登楼洗艳妆,从他蜂蝶过东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自有个两全之法,到那边款语商量,柔情索问,做一个閒蜂蝶花里混。”

(3).指寻花问柳贪恋女色的人。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六:“她的诱惑是一片蛛网,要把西洋的蜂蝶都胶住,而后送到集中营去。”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萧骚

(1) 形容风吹树叶等的声音

秋风萧骚

(2) 形容景色冷落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草露

(1).草上的露水。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下船登高防,草露霑我衣。” 唐 宋之问 《王子乔》诗:“空望山头草,草露溼人衣。” 唐 杜甫 《日暮》诗:“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2).比喻恩泽。《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信凯讌之在藻,知和乐之食苹。桑榆之阴不居,草露之滋方渥。” 吕延济 注:“草露之滋方渥,喻君恩已被霑矣。”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小家

(1). 周 代卿、大夫采地之小者。《墨子·兼爱下》:“若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也。”

(2).低微人家;穷苦人家。《管子·山国轨》:“臣家美修其宫室者,服重租;小家为室庐者,服小租。”《后汉书·陈蕃传》:“小家畜产百万之资,子孙尚耻愧失其先业,况乃产兼天下,受之先帝,而欲懈怠以自轻忽乎?” 明 高启 《明皇秉烛夜游图》诗:“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 梁尚宾 一来是个小家出身,不曾见恁般富贵样子。”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船女奇缘》:“ 阿巧 者,故小家女也。”

(3).小流派;小作家。《荀子·正名》:“小家珍説之愿皆衰矣。”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其鍊格也,自 曹 、 鲍 、 陶 、 谢 、 李 、 杜 、 韩 、 苏 ,讫於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荒寒

既荒凉又寒冷

人马困于荒寒,死者甚众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国色天香

为牡丹的别称。极言牡丹香色的可贵。现多比喻出色的佳人

(十娘)粉容微露,却被 孙富窥见了,果是国色天香。——《警世通言》三十二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须是

(1).必须;定要。强调某种情况。《宣和遗事》后集:“须是忍耐强行,勿思佗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我本为葬父,故此卖身,须是完葬事过,才好去得。”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表演须有目的:须是使得观众在看了表演之后,对于人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2).本是。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我须是读书人凌云豪气,偏遇这泼虔婆全无顾忌。”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你本是 赵盾 家堂上宾,我须是 屠岸贾 门下人。” 明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厌》:“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

(3).总是;终是。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虽然俺心下有,我须是脸儿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第五来 欢郎 虽是未成人,[ 欢 ]俺呵,打甚么不紧,[ 旦 ]须是 崔 家后代孙。”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倚阑

见“ 倚栏 ”。

,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_范成大 | 宋代
  • 【坐中赠朱尉庆长】_王之望 | 宋代
  • 【坐中赠朱尉庆长】_王之望 | 宋代 >> 【坐中赠朱尉庆长】_王之望 | 宋代...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_范成大 | 宋代
  • 【由真隐至枕峰寺】_喻良能 | 宋代
  • 【由真隐至枕峰寺】_喻良能 | 宋代 >> 【由真隐至枕峰寺】_喻良能 | 宋代...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_范成大 | 宋代
  • 【閒里】_林尚仁 | 宋代
  • 【閒里】_林尚仁 | 宋代 >> 【閒里】_林尚仁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