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茯苓】_李彭 | 宋代

【茯苓】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茯苓]茯苓原文

忆昨舍边松雪明,于今偃盖入青冥。

何时容我携长镵,翻动龙蛇取茯苓。

[茯苓]诗词问答

问:茯苓的作者是谁?答:李彭
问:茯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茯苓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

[茯苓]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青韵

2. 以上《日涉园集》卷九

[茯苓]参考注释

[茯苓]松雪

(1).谓松上积雪。 南朝 宋 颜延之 《赠王太常》诗:“庭昏见野阴,山明望松雪。” 唐 李白 《东武吟》:“倚巖望松雪,对酒鸣丝桐。”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十七:“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宋 苏轼 《真觉院有洛花》诗:“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2). 元 代书画家 赵孟頫 号松雪道人,简称松雪。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书》:“余以为教人学书,当分三等。第一等有絶顶天资,可以比拟 松雪 、 华亭 之用笔者,则令其读经史,学碑帖,游名山大川,看古人墨蹟,为传世之学。”

[茯苓]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茯苓]偃盖

(1).车蓬或伞盖。喻指圆形覆罩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五德芝,状似楼殿,茎方,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上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气起数尺矣。” 清 曹寅 《圆庐》诗之二:“蓑形偃盖一弓宽,枢户清寥位置安。”

(2).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大如伞盖之状。 唐 杜甫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甚为胜景。”《西游记》第九三回:“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

[茯苓]青冥

天空

青冥浩荡不见底。——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茯苓]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茯苓]长镵

亦作“ 长搀 ”。古踏田农具。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长鑱长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为命。”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三:“长鑱,踏田器也……在园圃区田,皆可代耕,比於钁劚省力,得土又多。古谓之蹠鏵,今谓之踏犁,亦耒耜之遗制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一:“长鑱,踏田器也。鑱比犁鑱,颇狭,制为长柄,谓之长鑱。”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各保身家,长搀白梃,尽成劲旅。”

[茯苓]翻动

(1) 拨动某物微粒或部分的相对位置

翻动表土层

(2) 变动原来的位置

带着它到钢琴那里,翻动着书页找那个地方

[茯苓]龙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茯苓]茯苓

一种多孔菌的菌核。可供食用或作中药。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用。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

,

  • 【里儒程君穷居教弟子员喜雨作诗见贻次韵谢之】_李彭 | 宋代
  • 【里儒程君穷居教弟子员喜雨作诗见贻次韵谢之】_李彭 | 宋代 >> 【里儒程君穷居教弟子员喜雨作诗见贻次韵谢之】_李彭 | 宋代...

  • 【次韵叶梦符端午】_陈棣 | 宋代
  • 【次韵叶梦符端午】_陈棣 | 宋代 >> 【次韵叶梦符端午】_陈棣 | 宋代...

  • 【留题越州石氏山斋】_晏殊 | 宋代
  • 【留题越州石氏山斋】_晏殊 | 宋代 >> 【留题越州石氏山斋】_晏殊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