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作者:白子仪 朝代:宋代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原文
馀花茂草引醺酣,礼节休言爵止三。
芳岁现逢虽强笑,少年相对但多惭。
尚驱俗驾终何适,不辟愁门却未甘。
难把长绳系春日,若非觞斝更谁堪。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诗词问答
问: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白子仪
问: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白子仪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子仪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参考注释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醺酣
(1).酣醉貌。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宋 范仲淹 《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 应 刘 。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四折:“呀!微臣最小胆,则待逐日醺酣。”
(2).谓天气温暖困人。 宋 黄庭坚 《诉衷情》词:“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礼节
礼仪规矩
教皇授职仪式上的礼节
礼节甚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仓廪实而知礼节。——《史记·货殖列传》
此妇无礼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芳岁
(1).指农历每年的首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芳岁、华岁。”
(2).芳春;盛年。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四:“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 唐 李白 《书情寄仲弟邠州长史昭》诗:“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 宋 王安石 《露坐》诗:“芳岁老易晚,良宵闲独多。”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强笑
1.强颜欢笑;勉强装出笑脸。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俗驾
世俗人。驾,车驾,借指人。 金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何适
到哪儿去。 汉 袁康 《越绝书·荆平王内传》:“王以 奢 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问 朱 何适, 朱 告以北上。”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春日
(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
(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若非
要不是;如果不是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觞斝
酒器。斝,古代温酒器。 宋 叶适 《祭高知录文》:“ 宣行 诸孙,貌宽气平,笑谈丰腴,觴斝流行。” 明 李东阳 《留耕轩记》:“ * 乙丑,先生寿七十。介夫居禁密,且有日讲之命,不克躬奉觴斝,请记名轩之义为先生寿。”
[次韵和抑之寒食·其二]谁堪
怎能忍受。 唐 王昌龄 《万岁楼》诗:“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宋代,次韵和抑之寒食,白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