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上尚郎中】_刘鉴 | 宋代

【上尚郎中】作者:刘鉴 朝代:宋代

[上尚郎中]上尚郎中原文

先生名姓重金台,一路春风手挽回。
黄阁自应调鼎去,青原犹为算舟来。
雪晴和风千家满,云放天光万里开。
毕竟济川须用楫,鞯车行看虎符催。

[上尚郎中]诗词问答

问:上尚郎中的作者是谁?答:刘鉴
问:上尚郎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鉴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鉴

[上尚郎中]刘鉴上尚郎中 书法图

【上尚郎中】_刘鉴 | 宋代
上尚郎中书法作品

[上尚郎中]参考注释

[上尚郎中]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上尚郎中]名姓

1.即姓名。 2.有名望的姓氏。即旧族。

[上尚郎中]重金

大量金钱

重金聘请专家

[上尚郎中]一路

(1) 在整个的行程中;沿路

一路领先

一路奇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一路逐队而行。——《广东军务记》

(2) 贯穿旅程

一路多保重

(3) 同一类

一路货

(4) 同一方向进行,走同样路

咱们是一路吗?

(5) 一起(来、去、走)

我与他一路来的

(6) 一列

成一路纵队齐步走

[上尚郎中]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上尚郎中]挽回

扭转不利局面

挽回败局

[上尚郎中]黄阁

亦作“黄閤”。 1. 汉 代丞相、太尉和 汉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上:“﹝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书·礼志二》:“三公黄閤,前史无其义……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閤,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 汉 来制也。”后因以黄阁指宰相官署。 唐 韩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边》诗:“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我祖建四节,功烈光黄閤。”

(2). 唐 时门下省亦称黄阁。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旧史《严武传》迁给事中,时年三十二。给事中属门下省, 开元 曰黄门省,故云‘黄閤’。”

(3).借指宰相。 唐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彤幨出守频。”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 赤松 雅意思轻举,黄阁群心望復还。”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辨冤》:“説甚么黄阁经纶肃万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补遗:“ 陈桂林 文恭 宏谋 ,黄阁雍容。”

[上尚郎中]调鼎

(1).烹调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余见宰人叹曰:‘ 伊尹 与 易牙 同知调鼎,而有贤不肖之殊。’” 唐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左传》:‘ 晏子 曰:“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是古人调鼎用梅醢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八:“《农桑通诀》曰:又一种泽蒜,可以香食。 吴 人调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 汤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元 萨都剌 《题光春卷上有萧滕王三学士赞》诗:“未经调鼎休惆悵,会见留酸到子孙。”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自此期调鼎,无端怨失弓。”

(3).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诗:“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上尚郎中]青原

(1).山名。在 江西 庐山 东南。 唐 耿湋 《寄钱起》诗:“ 青原 高见水, 白社 静逢人。” 宋 戴复古 《汪见可约游青原》诗:“来访 青原 古钓磯,溪流衮衮濯龙奇。”参见“ 青洛 ”。

(2).绿色原野。 宋 杨万里 《永和遇风》诗:“未嫌春晚不多花,只爱青原緑似瓜。”

[上尚郎中]雪晴

雪止天晴。 唐 戴叔伦 《转应词》:“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宋 陆游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一:“雪晴萧散曳笻枝,小坞寻梅正及时。” 元 无名氏 《渔樵记》楔子:“且喜今日雪晴了也,我要去打柴。”

[上尚郎中]和风

(1) 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2) 温和的风

和风拂面

[上尚郎中]天光

(1) 日光;天空的光辉

我们且离了这个地方,外面见见天光,可好不好?——《儿女英雄传》

水色天光

(2) 白昼

来回九十里,现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残游记续集遗稿》

(3) 天色

(4) 〈方〉∶早晨;天亮

(5) 天色与湖光

上下天光。——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尚郎中]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上尚郎中]毕竟

(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2) 坚持

卜良毕竟要说明, 赵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惊奇》

[上尚郎中]济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唐 独孤及 《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诗:“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张居正 《再谢御书疏》:“期少效济川调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 黄君 济川才,大器晚成就。”

[上尚郎中]须用

犹言一定要。《二程遗书》卷十八:“家贫亲老,须用禄仕。”《水浒传》第十九回:“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水浒传》第四九回:“限三日内要纳大虫,迟时须用受责,却是怎地好!”

[上尚郎中]行看

(1).且看。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行看五马入,萧颯已随轩。”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凤池 鰲禁听丝纶。”取,得。助词。

(2).复看,又看。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上尚郎中]虎符

古代军中印信。铜质虎形,左、右两半,朝廷存右半,统帅持左半,作调动军队时用

则得虎符。——《史记·魏公子列传》

佩虎符坐皋比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

【上尚郎中】_刘鉴 | 宋代
  • 【明叔用大字韵作诗见寄复用韵作七言一首答之】_赵蕃 | 宋代
  • 【明叔用大字韵作诗见寄复用韵作七言一首答之】_赵蕃 | 宋代 >> 【明叔用大字韵作诗见寄复用韵作七言一首答之】_赵蕃 | 宋代...

    【上尚郎中】_刘鉴 | 宋代
  • 【大涤洞天留题】_倪允文 | 宋代
  • 【大涤洞天留题】_倪允文 | 宋代 >> 【大涤洞天留题】_倪允文 | 宋代...

    【上尚郎中】_刘鉴 | 宋代
  • 【山居诗】_释延寿 | 宋代
  • 【山居诗】_释延寿 | 宋代 >> 【山居诗】_释延寿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