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竺梅潭见示】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次韵竺梅潭见示]次韵竺梅潭见示原文
曾携古调坐琴清,独有知心老灭明。
百拙相安无异政,三的一信自同情。
绥强粗祖太邱实,宰社终惭户牖平。
桃李春风重回首,谁知倚树有新盟。
[次韵竺梅潭见示]诗词问答
问:次韵竺梅潭见示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次韵竺梅潭见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
[次韵竺梅潭见示]参考注释
[次韵竺梅潭见示]古调
(1).古代的乐调。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 隋 氏取 汉 以来乐器、歌章、古调併入清乐,餘波至 李唐 始絶。”
(2).比喻高雅脱俗的诗文、言论。常以称颂他人。 唐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归思欲霑巾。” 清 黄鷟来 《和韵送戚缄子归蠙城》之三:“古调岂终絶?《阳春》原和稀。”
(3).见“ 古调诗 ”。
[次韵竺梅潭见示]有知
有知觉;有知识。《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次韵竺梅潭见示]百拙
事事笨拙。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之十:“机巧生五兵,百拙可用过。” 元 萨都剌 《鹦鹉曲》:“偶然持赠百拙人,眉眶眼精生丑色。”
[次韵竺梅潭见示]相安
谓相处平安,没有矛盾。《楚辞·离骚》:“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王逸 注:“言何所有圜凿受方枘而能合者?谁有异道而相安耶?言忠佞不相为谋也。”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民以少紓,而上下相安,无刻核之怨。”《红楼梦》第一二○回:“ 寳釵 又将大义的话説了一遍,大家各自相安。” 郭沫若 《蒐苗的检阅》:“譬如 鲁迅 先生曾把这个口号(指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发展’,要把它作为总口号,而把‘国防文学’作为分口号;在总与分之间求相安,这是一种排解法。”
[次韵竺梅潭见示]无异
没有差异;相同
在争论中又翻老账,无异于火上加油
[次韵竺梅潭见示]同情
(1) 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
同情朋友的困境
(2) 同一性质;实质相同
参名异事,通一同情。——《韩非子》
(3) 同心,一心
四海已定,兆民同情。——《后汉书》
(4) 同谋;亦指同谋者,同伙
执作同情
[次韵竺梅潭见示]户牖
门窗,借指家
老子户牖之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次韵竺梅潭见示]桃李春风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宋 杨万里 《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牘,桃李春风冠集英。” 清 金人瑞 《吴明府生日》诗:“菖蒲夜雨平郊坰,桃李春风动学墙。”
[次韵竺梅潭见示]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宋代,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