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山飞星石】作者:鲁应龙 朝代:宋代
[题陈山飞星石]题陈山飞星石原文
锦石双星下翠微,忽看移入小岩扉。
灵光夜静归山迳,翠影秋寒上拂衣。
滇海始知鲸欲动,零陵不独燕能飞。
只今五色曾何补,自采奇峰筑钓矶。
[题陈山飞星石]诗词问答
问:题陈山飞星石的作者是谁?答:鲁应龙
问:题陈山飞星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题陈山飞星石]鲁应龙题陈山飞星石 书法图
题陈山飞星石书法作品
[题陈山飞星石]参考注释
[题陈山飞星石]锦石
有美丽花纹的石头;美石。 晋 罗含 《湘中记》:“ 衡山 有锦石,斐然成文。” 北魏 温子昇 《捣衣》诗:“ 长安 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擣流黄。”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登俎黄柑重,支牀锦石圆。” 明 李梦阳 《秋怀》诗:“雕阑玉柱留天女,锦石秋花隐御舟。”
[题陈山飞星石]双星
(1) 很靠近同一视线的两颗恒星,用望远镜观测就能分辨
(2) 一种星状的球石粒
(3) 两颗星在相互引力作用下互相绕转的恒星系统,可分成三类以上
[题陈山飞星石]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题陈山飞星石]岩扉
(1).岩洞的门。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巖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沦謫得归迟。”
(2).借指隐士的住处。 宋 陆游 《开元暮归》诗:“茹芝却粒平生事,回首巖扉一愴神。”
[题陈山飞星石]灵光
(1) 神异之光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2)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3) 〈方〉∶顶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题陈山飞星石]山迳
同“ 山径 ”。山间小路。 唐 杜甫 《宿江边阁》诗:“暝色延山逕,高斋次水门。” 宋 真山民 《晓行山间》诗:“一二里山逕,两三声晓鶯。”
[题陈山飞星石]拂衣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 注:“拂衣,褰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3).振衣而去。谓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题陈山飞星石]滇海
即 滇池 。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法师 滇海 来,植杖渡 湘 浦。”参见“ 滇池 ”。
[题陈山飞星石]零陵
古地名。在今 湖南 宁远 东南。相传 舜帝 葬于此。《史记·五帝本纪》:“﹝ 舜 ﹞南巡狩,崩於 苍梧 之野,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裴駰 集解引《皇览》:“ 舜冢 在 零陵 营浦县 。”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管》:“昔 章帝 时, 零陵 文学 奚景 ,於 冷道 舜祠 下得生白玉管。” 吴恭亨 《诸将》诗之一:“鬼责人非事可知, 零陵 一旅起参差。”
[题陈山飞星石]不独
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题陈山飞星石]只今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题陈山飞星石]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题陈山飞星石]钓矶
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濬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宋代,鲁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