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聚雨】作者:阳枋 朝代:宋代
[惊雷聚雨]惊雷聚雨原文
方公桃节笋班中,问学心旌日夜东。
时序催人烟水远,临流愿借一帆风。
[惊雷聚雨]诗词问答
问:惊雷聚雨的作者是谁?答:阳枋
问:惊雷聚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阳枋的名句有哪些?答:阳枋
[惊雷聚雨]参考注释
[惊雷聚雨]问学
(1).求知;求学。《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郑玄 注:“问学,学诚者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谓善问学者,必待尽其词理委曲之意。” 明 宋濂 《故绍庆路儒学正柳府君墓志铭》:“府君为儿时,重迟不戏,潜心於问学,及壮,益孳孳自治。”
(2).犹学问。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试将此酒反观我,胸中问学当日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 用修 自以工考订饶问学,而 仲弘 、 天挺 ,屡以无辜遭剧詆,不亦寃哉。” 吴佐清 《中国仿行西法纺纱织布应如何筹办俾国家商民均获利益论》:“鯫生问学素陋,闻见不多,拉杂成篇,不知有当於万一否。”
[惊雷聚雨]心旌
(1).喻不宁静的心神。语本《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郑振铎 《桂公塘》:“心旌飘飘荡荡的,不知置身于何所。”
(2).指心神,神思。 宋 王安石 《次韵宋中散》之一:“风流今见佳公子,投老心旌一片降。” 清 赵翼 《寄题法梧门祭酒诗龛图》:“作诗必以龕,毋乃拘心旌。”
[惊雷聚雨]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惊雷聚雨]时序
季节变化的次序;先后的顺序
草木随着时序的变化而枯荣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秋色赋》
[惊雷聚雨]人烟
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住户
没有人烟
[惊雷聚雨]一帆风
满帆风。常喻境地顺利。 唐 吴融 《送知古上人》诗:“振锡纔寻三径草,登船忽掛一帆风。”《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便是俗语叫做‘一帆风’,又叫做‘鵓鸽子旺边飞’。”
宋代,阳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