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十七日集清湖】_刘子翚 | 宋代

【十七日集清湖】作者:刘子翚 朝代:宋代

[十七日集清湖]十七日集清湖原文

石堤蟠素虬,捍此百尺湾。
临湾唤客饮,四座摇潺湲。
残歊红荡析,凛若超尘寰。
却愁凉吹多,夺我酣醉颜。
时方雨声断,草木凄余潸。
润气腾晚水,浮岚扑秋山。
领略得妙趣,心游胜跻攀。
那知百年忧,共乐此日闲。
篝灯夜分归,危塍转弯环。
芊芊稻苗风,绿乱不可删。
不碍一月流,冰丸走其间。
殷勤傍扶舆,宛若送我还。

[十七日集清湖]诗词问答

问:十七日集清湖的作者是谁?答:刘子翚
问:十七日集清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子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子翚

[十七日集清湖]参考注释

[十七日集清湖]石堤

亦作“ 石隄 ”。石筑的堤防。《汉书·沟洫志》:“今可从 淇口 以东为石隄,多张水门。”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张司封庙》:“ 夏 ( 张夏 )令作石隄一十二里,以防江潮之害。”

[十七日集清湖]素虬

见“ 素虬 ”。

亦作“ 素虯 ”。1.古代传说中为仙人驾车的一种白色的龙马。《文选·扬雄<甘泉赋>》:“駟苍螭兮六素虬,蠖略蕤绥,灕虖襂纚。”一本作“ 素虯 ”。 吕向 注:“素虬,白龙也。凡称龙者皆马也;言龙者,美之也。”《后汉书·冯衍传下》:“駟素虯而驰骋兮,乘翠云而相佯。” 唐 独孤授 《蟠桃赋》:“驂素虯之夭矫,驾彩凤之迴环。” 宋 范成大 《玉华楼夜醮》诗:“笙簫上云神欲游,揖我从之驂素虯。” 金 元好问 《游龙山》诗:“玉衣仙人鞭素虯,翕忽变化令人愁。”

(2).比喻锋刃雪亮的刀剑。 宋 苏轼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破匣哀鸣出素虬,倦看鶃鶃听呦呦。”

[十七日集清湖]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十七日集清湖]四座

指坐在周围的人

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第二次考试》

[十七日集清湖]潺湲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十七日集清湖]荡析

(1).动荡离散。《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 晋 氏不纲,关河荡析。”《新唐书·朱敬则传》:“时赋歛繁重,民多荡析。” 李大钊 《大哀篇》:“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

(2).引申为消灭;毁灭。 唐 杜甫 《北征》诗:“姦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十七日集清湖]超尘

超脱尘俗。《红楼梦》第一二○回:“ 雨村 便请教仙长超尘始末。” 柴萼 《梵天庐丛录·美人杂咏》:“拈取妙莲花一朵,从知清洁迥超尘。”

[十七日集清湖]凉吹

凉风。 唐 钱起 《早下江宁》诗:“暮天微雨散,凉吹片帆轻。” 宋 苏舜钦 《暑中闲咏》:“北轩凉吹开疎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清 曹寅 《饮浭酒》诗:“永夜舒清光,榱桷浮凉吹。”

[十七日集清湖]醉颜

醉后的面色。 唐 白居易 《浔阳宴别》诗:“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把酒花前欲问他。对花何吝醉颜酡。” 陈毅 《泗宿道中》诗:“古 邳 解鞍马,煮酒醉颜酡。”

[十七日集清湖]时方

指 宋 元 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 陈念祖 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十七日集清湖]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十七日集清湖]润气

(1).光泽。《周礼·考工记·弓人》“瘠牛之角无泽” 汉 郑玄 注:“少润气。”

(2).水气。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不烧者,有润气,则酪断不成。”

[十七日集清湖]浮岚

飘动的山林雾气。 宋 欧阳修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欲令浮嵐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 明 刘基 《题<秋江独钓图>》诗:“细水浮嵐天与碧,斜阳炙面脸生红。” 清 戴名世 《数峰亭记》:“至於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嵐飞翠,叠立云表。”

[十七日集清湖]领略

欣赏;晓悟

领略江苏风味

领略一会雪景

从所有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们卓越的思想

[十七日集清湖]妙趣

(1).精微的旨趣。 汉 刘向 《列仙传·关令尹赞》:“俱济流沙,同归妙趣。”《云笈七籤》卷九:“微旨幽邃,妙趣难详。”

(2).美妙的情趣。 南朝 梁 沉约 《七贤论》:“故於野泽衔杯举樽之致,寰中妙趣,固冥然不覩矣。” 清 钮琇 《觚賸·首尾限字体》:“诗审博,惟博故冥搜广引,妙趣纷披。” 蒋光慈 《鸭绿江上》:“这森林真是一个欣赏自然妙趣的所在啊!”

[十七日集清湖]跻攀

亦作“ 躋扳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十七日集清湖]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十七日集清湖]篝灯

谓置灯于笼中。《宋史·陈彭年传》:“ 彭年 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 彭年 篝灯密室,不令母知。” 宋 王安石 《书定院窗》诗:“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方将篝灯,适友人招饮,遂扃户去。” 清 曹寅 《玲珑四犯·雨夜听琵琶》词:“篝灯重到,凉烟四纈闲窗,又几度昏昏晓晓?” 清 姚鼐 《夜读》诗:“篝灯每夜读,古人皆死矣。”

[十七日集清湖]夜分

夜半

[十七日集清湖]弯环

(1).谓弯曲如环。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金凤刺衣著体寒,长眉对月鬭弯环。” 南唐 冯延巳 《菩萨蛮》词之二:“残月尚弯环,玉筝和泪弹。” 宋 范成大 《独游虎跑泉小庵》诗:“苔径弯环入,茅斋取次成。” 明 冯惟敏 《折桂令·鞋杯》曲:“莲花瓣露泻琼浆,月儿牙弯环在腮上。”

(2).谓绕弯子。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如今火已经烧到眉毛尖上, 赞王 ,禁不起这样的弯环周折了。”

[十七日集清湖]芊芊

(1) 草木茂盛的样子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2) 亦作[阡阡]、[仟仟]

(3) 碧绿色

仰视山巅,肃何芊芊。——《文选·宋玉·高唐赋》

[十七日集清湖]稻苗

稻的幼苗。 宋 苏辙 《和子瞻焦山》:“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斾斾鱼斑斑。”

[十七日集清湖]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十七日集清湖]不碍

无妨碍;没关系

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老舍《骆驼祥子》

[十七日集清湖]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书·泰誓序》:“一月戊午,师渡 孟津 。” 孔 传:“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与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唯 秦始皇 以父 庄襄王 名 楚 ,称 楚 曰 荆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为一月。”

(2).一个月。《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郑玄 笺:“一月之中三有胜。”《汉书·律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及见 武皇帝 试闭 左慈 等,令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捻指之间,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餘。”

(3).第一个月。《淮南子·精神训》:“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陈陶 《种兰》诗:“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十七日集清湖]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十七日集清湖]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十七日集清湖]扶舆

(1).亦作“ 扶於 ”、“ 扶与 ”。犹扶摇。盘旋升腾貌。 汉 王褒 《九怀·昭世》:“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鬱积。” 明 刘基 《满庭芳·寿石末公》词:“收拾尽,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 孙中山 《祭伍秩庸博士文》:“南纪奥区,扶舆磅礴,篤生哲人,树立岳岳。”

(2).亦作“ 扶於 ”、“ 扶与 ”。旋转貌。《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於猗那,动容转曲。” 高诱 注:“扶转,周旋,更曲意更为之。” 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 高 注传写脱误,当作‘扶於,周旋也;转,更也;曲竟,更为之’……扶舆即扶於。”《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扶舆猗靡,噏呷萃蔡。”舆,一本作“ 与 ”。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淮南》所谓‘曾折摩地,扶与猗委’也。”

(3).谓勉强扶持。《韩诗外传》卷十:“ 茅父 之为医也……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復如故。”《后汉书·宋均传》:“以疾上书乞免,詔除子 条 为太子舍人, 均 自扶舆诣闕谢恩。” 王先谦 集解引 沉钦韩 曰:“扶舆盖 汉 晋 人常言。《晋·山涛传》‘遂扶舆还 洛 ’,《刘寔传》‘遂自扶舆冒险而至’,《皇甫謚传》‘扶舆就道’,盖勉强扶持之意。”《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又年疾日侵,有加无损,不任扶舆进路以塞元责。” 王闿运 《三祭酒鲍太夫人诔》:“观养扶舆,既涕且谈。”

[十七日集清湖]宛若

宛如;仿佛

那棵榕树枝叶繁茂,宛若巨大的绿伞

,

  • 【句】_邵拙 | 宋代
  • 【句】_邵拙 | 宋代 >> 【句】_邵拙 | 宋代...

  • 【追忆王詹事何知录】_喻良能 | 宋代
  • 【追忆王詹事何知录】_喻良能 | 宋代 >> 【追忆王詹事何知录】_喻良能 | 宋代...

  • 【夏日三首·其一】_释德洪 | 宋代
  • 【夏日三首·其一】_释德洪 | 宋代 >> 【夏日三首·其一】_释德洪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