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原文
昔日初闻寇,诸人早出师。
焚烧宁太广,收勦已无遗。
斧钺何曾钝,雷霆岂肯心。
迁延非决策,那得更狐疑。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诗词问答
问:《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参考注释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诸人
(1).众人。《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梁书·刘显传》:“ 任昉 尝得一篇缺简书,文字零落,歷示诸人,莫能识者。”《红楼梦》第二九回:“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 贾 府诸人。”
(2).别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诸人怕你吃,恁爷不怕你吃。”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出师
(1) 完成从师学艺
(2) 率兵征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焚烧
烧毁,烧尽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无遗
一点不遗留
屠戮无遗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斧钺
亦作“ 斧戉 ”。斧与钺。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罚、杀戮。《左传·昭公四年》:“王弗听,负之斧鉞,以徇於诸侯。”《汉书·天文志》:“ 梁王 恐惧,布车入 关 ,伏斧戉谢罪,然后得免。” 宋 岳飞 《乞褒赠张所札子》:“ 张所 以忠许国,义不顾身,虽斧鉞在前,凛然不易其色。” 清 沉受宏 《衢州书事》诗:“已见降王归斧鉞,徒闻战鬼逐弓刀。” 谢觉哉 《哭凌波同志》:“劳苦、饥饿、金钱、斧钺,在他看来,若无其事。”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雷霆
(1) 疾雷
响振雷霆动九天
(2) 比喻人的盛怒或声威极大
大发雷霆
雷霆之怒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岂肯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
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迁延
延后耽搁,延期
迁延时日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决策
定出计策、办法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那得
1.怎得;怎会;怎能。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狐疑
(1) 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
尚怀狐疑。——《资治通鉴》
(2) 又
狐疑之众。
满腹狐疑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诗文赏析
【原题】: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县之南乡遂焚至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