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堂】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学古堂]学古堂原文
太古此山宁独似,书堂曰学有攸闻。
圣人直示惟从政,大块由来亦假文。
插架牙签照今古,开编芸气吐芳芬。
问予切已应何在,不出周书无逸勤。
[学古堂]诗词问答
问:学古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学古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学古堂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学古堂]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二
[学古堂]参考注释
[学古堂]太古
最古老的时代
[学古堂]书堂
(1).学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达生 辞了母亲,又到书堂中去了。”
(2).书房。 唐 赵嘏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宋 陆游 《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学古堂]有攸
古国名。有,词头。《书·武臣》:“ 有攸 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孟子·滕文公下》引此文, 杨伯峻 注曰:“根据甲文和晚 商 金文都有 攸国 之名。”
[学古堂]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学古堂]从政
参与政治事务,指做官
[学古堂]大块
(1).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成玄英 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 李善 注:“大块,谓地也。”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郭沫若 《蜩螗集·题关山月画》:“大块无言是我师,陆离生动孰逾之。”
(2).犹大片。 毛 * 《中国革命和中国 * 》第一章第三节:“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 日本 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更使已经变成半殖民地的 中国 的一大块土地沦为 日本 的殖民地。”
[学古堂]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学古堂]插架
图书馆将书刊放于藏书架上
插架的外文书有609部
[学古堂]牙签
(1)
(2) 饭后用以剔牙的细尖木签
(3) 用象牙制成的图书标签
牙签万轴(形容藏书很多)
(4) 借指书籍画卷
架上牙签堆满,案头笔墨纵横。——《画图缘》
[学古堂]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学古堂]开编
打开书本。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开编喜有得,一读瘳沉痾。”
[学古堂]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学古堂]无逸
(1).不贪图安乐。《书·无逸》:“呜呼,君子所其无逸。”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 章炳麟 《訄书·原变》:“以是为忧,故‘无逸’之説兴,而‘合羣明分’之义立矣。”
(2).《书》的篇名。《书·无逸序》:“ 周公 作《无逸》。” 孔 传:“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无逸》。” 明 李东阳 《元日早朝》诗:“拟将《无逸》陈 周 戒,咫尺君门奈远何?”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至於《无逸》开奏议之先,《金縢》啟哀册之体。”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