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_张耒 | 宋代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原文

露下风悲萤火流,周南羁客意悠悠。
山川老去三年泪,关塞秋来万里愁。
惯逐禽鱼谙异俗,每因霜月梦沧洲。
一抛砚井双蓬鬓,天畔诗成独倚楼。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诗词问答

问: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参考注释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下风

(1) 风所吹向的那个方向

不要在下风的方向救火,那太危险了

(2) 比喻处于下位,卑位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萤火

(1) 萤火虫发的光

(2) 也指微弱的灯光

(3) 萤火虫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周南

(1).《诗·国风》之一。后人认为《周南》所收大抵为今 陕西 、 河南 、 湖北 之交的民歌,颂扬 周 德化及南方。 汉 以后被作为诗教的典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 札 来聘……请观於 周 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 杜预 注:“《周南》《召南》,王化之基。”《后汉书·郎顗传》:“《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 宋 黄庭坚 《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之一:“草《玄》不妨準《易》,论《诗》终近《周南》。” 明 徐霖 《绣襦记·汧国流馨》:“扫胡尘干戈收敛,《周南》化风行草偃。”亦用为最有教化的地区。 唐 张继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诗:“不改 周南 化,仍分 赵 北忧。” 元 王逢 《钱塘春感》诗之三:“ 周南 风俗 汉 衣冠,五色云中忆驻鑾。”

(2).代称 周公 。因 成周 以南之地为 周公旦 的采邑,故称。《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元宰比肩於 尚父 ,中鉉继踵乎 周南 。” 李善 注:“ 毛 《诗序》曰:‘《周南》言化自此而南。’故繫之 周公 。” 刘良 注:“ 周南 , 周公 也。”

(3).地名。指 成周 (今 河南 洛阳 )以南。《韩非子·说林下》:“ 周南 之战, 公孙喜 死焉。”一说即 洛阳 。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注。

(4).《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嵗天子始建 汉 家之封,而 太史公 留滞 周南 不得与从事。”后因以“周南”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无阶封禪,空嘆息於 周南 ;絶望 夏臺 ,竟栖迟於 汉 北。” 唐 杜甫 《晴》诗之二:“回首 周南 客,驱驰魏闕心。” 宋 曾巩 《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永怀故事,难求 汶上 之图;独远清尘,方嘆 周南 之滞。” 宋 刘克庄 《再和实之<读邸报>》诗之二:“留落 周南 众,萧条 冀 北空。”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羁客

亦作“羇客”。旅客;旅人。 南朝 宋 鲍照 《代櫂歌行》:“羇客离婴时,飘颻无定所。” 宋 王安石 《次韵再游城西李园》:“残红已落香犹在,羈客多伤涕自挥。”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奔走风尘心未老,当年羈客来朝。” 清 姚鼐 《于朱子颍郡斋值仁和申改翁见示所作诗题赠》诗:“一朝解印归不得,西南飘泊猿獶愁。是时 朱君 亦羇客,携子登阁观 江 涪 。”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老去

(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沉从文 《<沉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关塞

(1).边关;边塞。《墨子·号令》:“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世情懂得很透的老人,在关塞一带住过很久,知道 汉 人的生活和感情,更懂得 匈奴 百姓的生活和感情。”

(2).指 函谷关 和 桃林塞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 关 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於 董卓 ,远隔 关 塞 ,不知存否, 幽州 牧 刘虞 ,宗室贤儁,欲共立为主。” 胡三省 注:“ 关 塞 ,谓 函谷关 、 桃林塞 也。”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异俗

(1).风俗不同。《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荀子·正名》:“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问》诗之一:“异俗可吁怪,斯人难并居。”

(2).诡异的习俗。《史记·秦始皇本纪》:“匡飭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

(3).指异域,或荒僻地区。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中国之所无,或得之於异俗。”《陈书·吴明彻传》:“风威慴於异俗,功効著於同文。” 明 何景明 《与宁兵备书》:“﹝ 李陵 ﹞卒之老於异俗,而节不立。”

(4).指荒僻地区的人。 唐 杜甫 《东屯北崦》诗:“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霜月

(1).指农历七月。《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灵’,霜月即《尔雅》之‘七月为相’也。霜相古同声,故霜字以相为声……《集古録》以霜月为九月,非是。”

(2).寒夜的月亮。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护军秋夕》:“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怀友》诗之一:“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清 黄景仁 《夜泊闻雁》诗:“悽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

(3).冬月。 宋 梅尧臣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结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林檎》。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沧洲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一抛

方言。一堆,一摊。用于屎尿。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蓬鬓

鬓发蓬乱。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三:“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鬢衰颜不復粧。” 唐 卢纶 《逢病军人》诗:“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宁调元 《武昌狱中书感》诗:“岂独桑田能变海,似怜蓬鬢已添霜。”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天畔

犹天边;天际。常用以形容很远的地方。 唐 宋之问 《新年作》诗:“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唐 杜甫 《即事》诗:“天畔羣山孤草亭,江中风浪雨冥冥。” 郭沫若 《水调歌头·第一颗氢弹 * 》词:“促进国民经济,鼓舞第三世界,天畔彩霞鲜。”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倚楼

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唐 杜甫 《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 * 倚楼。” 宋 黄庭坚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词:“诸将説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

  • 【对雪呈仲车】_张耒 | 宋代
  • 【对雪呈仲车】_张耒 | 宋代 >> 【对雪呈仲车】_张耒 | 宋代...

  • 【颂证道歌证道歌】_释印肃 | 宋代
  • 【颂证道歌证道歌】_释印肃 | 宋代 >> 【颂证道歌证道歌】_释印肃 | 宋代...

  • 【题金沙驿】_黄公度 | 宋代
  • 【题金沙驿】_黄公度 | 宋代 >> 【题金沙驿】_黄公度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