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_张可久 |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作者:张可久 朝代: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原文

湖上晚眺

林君复先生故居,苏子瞻学士西湖。六月天,孤山路,载笙歌画船无数。万顷玻璃浸玉壶,夕阳外荷花带雨。

晚春席上

客坐松根看水,鹤来庭下观棋。小砚香,残红坠,竹珊珊野亭交翠。相伴闲云出岫迟,题诗在呼猿洞里。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诗词问答

问:《【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的作者是谁?答:张可久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可久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可久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 书法图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_张可久 |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书法作品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参考注释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故居

(1) 从前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盘庚渡 河南,复居 成汤,乃五迁,无定处。——《史记·殷本纪》

(2) 又如:鲁迅故居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苏子

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学士

(1) 学位的一种,通常是初级或最低级学位

文学士

(2) 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月天

(1).见“ 月天子 ”。

(2).指月亮或月光。 唐 皮日休 《华山炼师所居》诗:“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 宋 陆游 《山园杂咏》之一:“花径糝红供晚醉,月天生晕作春寒。”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画船

装饰华美的游船。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秦淮河 ﹞水满的时候,画船簫鼓,昼夜不絶。”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玻璃

指天然水晶石之类,有各种颜色。现在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玉壶

(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荷花

(1)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荷花之异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晚春

春季最后的时日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席上

(1).筵席之上首。《礼记·燕义》:“诸侯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

(2).指筵席上。 唐 方干 《江南闻新曲》诗:“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催。”《西游补》第五回:“ 行者 恐怕席上久了,有误路程,便详醉欲呕。”参见“ 席下 ”。

(3).指儒学。《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清静,谓道家也;席上,谓儒也。”《南史·隐逸传下·马枢》:“束名实则芻芥柱下之言,翫清虚则糠粃席上之説。” 宋 俞琰 有《席上腐谈》一书。详“ 席珍 ”。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客坐

见“ 客座 ”。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松根

(1).松树的根。 唐 王绩 《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溜醥。”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饥。”

(2).手指关节的隐语。《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来庭

犹来朝。谓朝觐天子。《诗·大雅·常武》:“四方既平, 徐方 来庭。” 孔 传:“来王庭也。” 唐 张说 《圣德颂》:“西戎远国,畏君之灵,古称即序,今乃来庭。” 清 姚鼐 《宋双忠祠碑》:“神陟在天,明曜刚大。思蠲厥心,来庭来对。”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残红

凋残的花;落花。 唐 王建 《宫词》之九十:“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 李清照 《怨王孙》词:“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 郭沫若 《瓶》诗之十六:“风过一片残红,把孤坟化成了花冢。”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珊珊

(1) 形容衣裙玉珮的声音

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宋玉《神女赋》

时闻杂佩声珊珊。——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

(2) 轻盈、舒缓的样子;美好的样子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野亭

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后汉书·郭伋传》:“﹝ 伋 ﹞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宋 陆游 《有客》诗:“有客南山至,相携饭野亭。” 清 厉鹗 《冬日移寓葭白斋中诗》之二:“闭门清寂如野亭,四壁铅槧栖餘馨。”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相伴

在一起,在一块

多年相伴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闲云

亦作“闲云”。悠然飘浮的云。 唐 王勃 《滕王阁》诗:“閒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明 张居正 《答藩伯王麟洲书》:“人情世路,诚为嶮巇,而昆仲之畏惧,亦已甚矣。閒云出岫,倦翼投林,何容心於意必乎!”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出岫

(1).出山,从山中出来。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当他精光的脚还未踏着 华 土时,恐怕乌云已在出岫了。”

(2).比喻出仕。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_张可久 | 元代
  • 【陈桥行】_张宪 | 元代
  • 【陈桥行】_张宪 | 元代 >> 【陈桥行】_张宪 |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_张可久 | 元代
  • 【赠陈章甫】_吉雅谟丁 | 元代
  • 【赠陈章甫】_吉雅谟丁 | 元代 >> 【赠陈章甫】_吉雅谟丁 |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_张可久 | 元代
  • 【乾荷叶】_郑廷玉 | 元代
  • 【乾荷叶】_郑廷玉 | 元代 >> 【乾荷叶】_郑廷玉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