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_释行海 | 宋代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作者:释行海 朝代:宋代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原文

三度寄书浑不到,故人书到我方闻。
路歧南北成如此,聚散情怀恰似君。
千里倍看今夜月,两乡遥认隔江云。
寒窗正自怜孤影,听得断鸿声念君。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诗词问答

问: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的作者是谁?答:释行海
问: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行海的名句有哪些?答:释行海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释行海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 书法图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_释行海 | 宋代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书法作品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参考注释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三度

三种尺寸。《周礼·考工记·辀人》:“輈有三度,轴有三理。国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田马之輈,深有四尺,駑马之輈,深三尺有三寸。”

指治国必须考虑的三个方面。《管子·五辅》:“所谓三度者何?曰:上度之天时,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赋》:“亲友离絶,妻孥流转;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 宋 陆游 《箜篌谣寄季长少卿》之二:“寄书何时到, 江 汉 春茫茫。”《水浒传》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杀了 阎婆惜 ,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忽有客自 东粤 来,寄 陶生 函信。发之,则嘱姊归焉。考其寄书之日,即妻死之日。”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方闻

(1).博洽多闻。《汉书·武帝纪》:“今礼崩乐坏,朕甚閔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引 宋 咸淳 六年二月一日诏书:“今天下方闻之士,素所藴抱,有志当世。”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其博学方闻之士,文章尔雅,援引今故,间徵子纬,旁及异域,则以为犯功令而黜落之。”

(2).指博洽多闻之士。 黄人 《<清文汇>序》:“虽网罗未广,疏漏正多,尚有俟海内方闻,俛为增益。”

(3).见“ 方闻科 ”。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路歧

见“ 路岐 ”。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散情

谓排遣郁闷之情。《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 颜渊 之丧既祥, 颜路 馈祥肉於 孔子 。 孔子 自出而受之,入,弹瑟以散情,而后乃食之。”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恰似

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一朵。——徐志摩《沙扬那拉》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寒窗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

十年寒窗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孤影

孤单的影子。 唐 杜牧 《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宋 周邦彦 《倒犯·新月》词:“徘徊处,渐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蹁躚西窗悄。” 湘灵子 《轩亭冤·创会》:“谈平等,慕文明,休笑我孤影伶仃。”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鸿声

(1).鸿雁鸣叫的声音。 唐 武元衡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诗:“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唐 张仲素 《秋思》诗之二:“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2).大声;高声。 汉 焦赣 《易林·困之离》:“鸿声大视,高举神化。”《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鸿臚”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郊庙行礼讚九宾,鸿声臚传之也。”

(3).大名声。 晋 郭璞 《赠潘尼》诗:“擢颖盖 汉阳 ,鸿声骇皇室。” 唐 韩愈 《嘲鲁连子》诗:“高拱禪鸿声,若輟一盃水。”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鸿声伟绩,足以焜燿不朽者, 啟 尚当执笔而嗣书焉。”

,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_释行海 | 宋代
  • 【哭郑君瑞长官二首】_刘克庄 | 宋代
  • 【哭郑君瑞长官二首】_刘克庄 | 宋代 >> 【哭郑君瑞长官二首】_刘克庄 | 宋代...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_释行海 | 宋代
  • 【次韵奉酬】_杨蟠 | 宋代
  • 【次韵奉酬】_杨蟠 | 宋代 >> 【次韵奉酬】_杨蟠 | 宋代...

    【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_释行海 | 宋代
  • 【句】_刘彦和 | 宋代
  • 【句】_刘彦和 | 宋代 >> 【句】_刘彦和 | 宋代...